志愿服務愛心溫暖神州
云南彝良縣地震發生72小時后,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志愿者就出現在地震災區。如同四年前的汶川地震、兩年前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一樣,哪里有災情險情,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如同舉國關注支持的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一樣,哪里有重大活動,哪里就可以看到志愿者的微笑;如同關愛空巢老人、幫助留守兒童一樣,哪里有弱勢群體,哪里就有志愿者伸出溫暖的雙手。
“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精神,將神州大地的愛心和善意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興起以來,我國的志愿服務事業一直保持著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特別是近十年來,志愿者的陣營快速擴容,志愿服務領域不斷擴展,反映出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的良好形象。有關報告顯示,我國目前已建立43萬個志愿者組織,常年開展活動的志愿者已超過6000萬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志愿活動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圍繞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活動開展的“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志愿服務,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主要內容的“三關愛”志愿服務,立足于讓城鄉基層和邊疆地區共享文化建設成果的文化志愿服務,社區文化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志愿服務的吸引力、關注度、影響力迅速提升。
善舉不分大小,貴在持之以恒。志愿服務也是如此。如何實現志愿服務隊伍由青年為主向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轉變,志愿服務活動由階段性為主向經常性轉變,志愿服務管理由松散型向規范化轉變,是近年來我國志愿服務工作的難點重點。通過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把志愿服務活動納入城市文明程度指數和文明單位測評的考核推動機制,形成了以各城市為主登記注冊、培訓提高的管理運行機制,以星級評定、評選先進為主要手段的表彰激勵機制,用機制力量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上水平。2009年,經民政部批準成立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志愿服務基金募集有了專業機構,志愿服務活動從此有了寶貴而穩定的經費支持。
靈活高效地倡導文明,推心置腹地傳播文明,濃墨重彩地宣傳文明,文明這堂沒有終點的課,期待著我們共同學習、參與、提高。積極參與、共同分享,文明之路就在我們腳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17武平:“農家書屋”惠農家 書香飄灑文明風
- 2012-10-17閩江公園向日葵花開正好 賞花人不文明現象頻發
- 2012-10-16將樂萬安鎮突出五大特色 文明墟場凸顯特色
- 2012-10-16晉安區深化文明交通新舉措 制作交通便民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