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也是一種幸福
http://www.caoliu14.com?2012-10-22 16:29? 劉林德?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武漢站
我來說兩句
前幾日遇到一件尷尬事。
下班路上,看到一位小女孩拖拽一件舊單人沙發(fā),六七歲的樣子,在一處上坡停下來,拖不上去。我很訝異現(xiàn)在還有家長讓這么小的孩子做這種苦力,便上前去幫她的忙,手剛搭上沙發(fā)說了句“我來幫你”,小女孩竟然回轉身怒目而視,開口呵斥起來:“你是誰呀?我不認識你。你走開。”
我并非不知道防范陌生人是現(xiàn)在孩子一項必要的社會認知能力,或許每一位家長都要諄諄叮囑,甚至訴諸于恐懼的提醒。但警惕到這種程度,依然出乎我的意料。怪孩子太排斥嗎?怪家長太小心嗎?我得不出答案。我知道,我也必然會訓練我的女兒具備這種能力,陌生人是潛在的傷害者,不能輕易接觸。因為孩子的理解水平,我們沒辦法教他們辨別,只好一刀切,拒絕一切陌生人。
上周,教育部印發(f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目的是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技能化的傾向,提倡對兒童身體健康、情感、社會認知、科學藝術興趣等方面的培養(yǎng)。粗粗瀏覽一遍,作為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我對《指南》基本上充滿好感。在“社會”一項,《指南》也不免俗,特別強調要讓孩子記住“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這就是說,在國家層面,承認了處處潛藏危險分子的不安全社會現(xiàn)實,雖然事實上大多數(shù)陌生人并不具有傷害性。
其實何止孩子呢,成人世界,有多少人不是對陌生人張著狐疑的雙目。孩子的警惕是被灌輸?shù)?,成人卻是習得的,見得聽得多了,或者敏感到條件反射,或者遲鈍到裹一層厚繭。成人對社會的理解和認知變成了對孩子的教育訓練,再成為孩子意識中的本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10-22(誠信故事)楊為之 47年的信義堅守
- 2012-09-28福州列入全國首批商務誠信試點城市 500家企業(yè)試點
- 2012-09-27“誠信”是醫(yī)患關系中的“最安全距離”
- 2012-09-25長泰縣工商局著力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
- 2012-09-24龍海市舉辦“關愛信用 誠信興商”知識競賽活動
- 2012-09-24云霄縣藥監(jiān)局四結合扎實開展醫(yī)藥領域誠信興商
- 2012-09-14林照粵:誠信經(jīng)營 確保企業(yè)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