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論孝
http://www.caoliu14.com?2012-10-22 16:32? ?來源:唐山文明辦
我來說兩句
什么是孝?孝是一種感恩,是兒女對父母舔犢之情的真誠回報。《詩經》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感嘆。孝是德之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恩是愛的延續,是愛的生命動力。中華民族是最講孝道的,盡孝是世世代代炎黃子孫的必修課。孟子說過,"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作為兒女的我們,要用心上好這一課。
孝是一種責任。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小家到大家的巨大超越和對家國天下重任的托舉,是孝的題中應有之意。《孝經》講,“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所以,孝,不只限于養老、敬老這么簡單,而是具有更廣闊的視野。小孝治家,大孝才可治國。在家,盡兒女的本分做到父慈子孝,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在外,建功立業,為父母爭光,其目的就是“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乃“孝之終也”。
孝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傳承意味著接力,孝作為中國孝道文化的核心,在歷經幾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后,更加顯示出其厚重與博大的精神力量。孝道從漢代開始走上政治舞臺,舉孝廉成為官吏選拔的重要條件,自漢以后的歷朝歷代都把孝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孫中山先生說過:“國家講倫理道德才能長治久安,孝是無所不適的道德,不能沒有孝。”孝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是人人遵循的倫理規范,在人口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弘揚孝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劉 舸)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10-22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鹽田畬鄉敬老院里歌舞歡
- 2012-10-22愛在重陽敬老情長 寧德市開展節前慰問老人活動
- 2012-10-22重陽節前夕晚輩幫洗腳 百余名老人感受敬老情
- 2012-10-22省氣象局志愿活動送溫暖 重陽敬老展風采
- 2012-10-22敬老暖重陽 志愿者走進惠安三敬老院陪老人過節
- 2012-10-22重陽節前夕晚輩幫洗腳 百余名老人感受敬老情
- 2012-10-22迎接重陽節 福建推眾多敬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