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觀球
“我們這些老人還是喜歡電影,這比電視上看就是不一樣”,國慶期間,今年60多歲的將樂縣古鏞鎮桃村老沙,一吃完飯,就帶著孫子到放映場所觀看《浴血雁門關》。
一看到全村在家的老少大都來看電影,“多年不見的看電影場面又回來了。”老沙一下就向記者講起年輕時,一聽到今晚村里放映電影,家家像有喜事一樣,一家人早早吃飯占位置,把看電影看成一件樂事的情景。
將樂縣是典型的山區縣,農村人口占全縣人口的80%以上,135個村分布較遠,很多自然村為高山村,隨著電視、影碟機的不斷普及,老式的16毫米的膠片電影開始滑坡,遭遇到冷門,電影逐漸淡出村民的文化生活行列。為了使電影重新回到農村,2008年,根據廣電總局、文化部、國家計委、財政部《關于加快實施“2131工程”(即在21世紀初,在廣大農村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加強農村電影市場發行放映工作的通知》,將樂縣在全市范圍內率先承擔起了發展農村電影事業的重任。投資30多萬元添置了7臺數字放映機,并成立了7支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隊,進行公益放映,數字電影不僅避免出現膠片老化、退色,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確保畫面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使觀眾再也看不到任何畫面的劃痕磨損現象,村民一下就喜愛上影像清晰,立體感強、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數字電影。
負責古鏞和水南兩個鎮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員高榮華告訴記者,放映隊針對當前農村外出人口多,在家人口少,集中觀看難的情況,一般結合農村紅白喜事人員相對集中的時機安排放映。同時,縣、鄉里還充分利用放映隊這個載體,在農村放映電影時,結合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護林防火、交通安全、農業生產技術,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等方針政策宣傳,使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成為豐富農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以及學科技、領會政策的又一平臺。
自2008年以來,到今年9月底,將樂縣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隊已公益放映數字電影8009場,農村觀眾累計達180多萬人次。數字電影已成為村民一道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今年4月,將樂縣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隊被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授予“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優秀放映隊”。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