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平紅荔》中,廊橋作為主線貫穿于影片的始終。導演董玲說:“辭海中對‘橋’有這樣一個解釋——跨越障礙的通道。一定程度上,這個意義等同于少年審判庭,都是將一個個失足的孩子從深淵中拉上來,送往下一段旅程。”
影片的敘事風格,力求平實、質(zhì)樸,將影片空間盡量從辦公室、法庭拉出來,置于閩北的山水之間,置于一個個案件的庭外工夫之上,展現(xiàn)出一個不停奔波的詹紅荔。通過豐富飽滿的環(huán)境,將高坐在審判庭上的法官,拉回到日常生活中重塑。
在美術(shù)上,廊橋、山路、古鎮(zhèn)、豆腐鋪等大量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的運用,還原了生活本質(zhì)。另一方面,影片盡力展示閩北特色的景象,廊橋、山門、盤踞于山間的村莊,以詩意的手法體現(xiàn)人物內(nèi)心。
在音樂上,以小號作為主人公的主旋樂器,用小號單調(diào)激揚的音質(zhì),表達一個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卻又鐵面無私、內(nèi)心豐富而充滿力量的女法官形象……
電影里的詹紅荔,是一個真實的人,面對別人的不幸或誤解,也會難過委屈,甚至流下眼淚;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始終以悲憫眼光對待失足少年及其家人,力所能及地給他們以安慰和幫助;同時,她也是一名充滿理性的少年審判庭法官,除了憐憫與疼愛,她更會冷靜地運用法律手段去關(guān)照失足孩子的未來。
何剛、李成龍、方超3個失足少年的不同命運構(gòu)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懵懂無知的何剛在多方愛心澆灌下積極接受改造;憂郁內(nèi)向的李成龍出獄之后沒有被人接納,再次鋃鐺入獄;一心向上的方超最終無法忍受別人的歧視,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3個孩子的不同命運讓人欷歔不已,讓觀眾情不自禁地跟隨著他們,牽掛著他們,或喜、或悲、或嘆。這3個孩子的故事相互獨立,又相互關(guān)聯(lián),從不同側(cè)面推證出詹紅荔積極倡導的未成年人輕罪檔案封存的重要意義。
短短90分鐘內(nèi),不同的故事和不同人物的命運得到充分的展示。影片結(jié)尾,交代了新刑訴法中引入未成年人輕罪記錄封存制度,這“畫龍點睛”地展現(xiàn)出一名基層法官以自己的司法實踐推動國家立法進程的勇氣與努力,恢宏大氣的主題得以烘托和升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17《南平紅荔》在京首映
- 2012-08-28電影《南平紅荔》23日正式封鏡 已進入后制階段
- 2012-08-02紅荔姐:您是我的靈感 鄔君梅拍《南平紅荔》花絮
- 2012-07-25《南平紅荔》女主角鄔君梅:“詹紅荔很完美”
- 2012-07-23電影《南平紅荔》開拍 詹紅荔事跡將搬上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