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頂”制宜,屋面綠化技術趨于成熟
不同于美亞柏科屋頂農莊采用的可搬移盆栽方式,福州市園林科研院則將屋頂綠化栽種試驗的側重點放在建造免維護式的輕型花園項目上。
登上園林科研院辦公樓的兩處樓頂,都已看不到屋頂常見的灰色水泥板或瓷磚鋪層,用沙土、小石礫覆蓋的屋面上,間種著十余種花花草草,還混栽了少量灌木,樓頂四邊的鐵網狀防護欄上布設著爬藤綠植,儼然是一個綠意盎然、花色繽紛的幽雅小花園。
“開著朵朵黃色小花的是匍匐月見草,它右邊一簇是海島天人菊;這邊的多花紅天成是從澳洲引種的,每月都會開一次花;那兒一叢叢暗紅色葉片的是賞葉植物小葉赤莖散……”說起小花園里各類植物的名稱和特性,院長徐煒如數家珍。
他表示,每個季節走上來,都能看到花葉的不同面貌,屋面“表情”很是豐富。香港地區曾將向高空延伸的立體綠化稱為“城市梯田運動”,眼下的屋頂試驗田若能得以大面積推廣,他笑言,或可稱為“花田運動”。
目前,人們對屋頂綠化可行性表現出的顧慮,多歸結為建筑物承重荷載、屋頂滲漏排水、植物栽培和養護等問題。作為多年從事園林綠化研究的專業人士,徐煒表示,目前屋頂綠化技術趨于成熟,可行性方面并不成問題。
徐煒介紹說,屋頂的生態環境確實與地面有所不同,比如,屋頂太陽輻射強,夏季地面高溫在38℃左右時,樓頂的最高溫度可達50℃;而且,風力強、水分過快蒸發、晝夜溫差大等。所以需要根據植物生長特性,選擇天然可適應屋頂生長環境的品種,如沙生植物和海濱植物。這樣后期只需粗放型管理,維護成本較低。
覆蓋屋頂的種植土層也有所講究。一般自然原土不能用于屋頂綠化,多以蛭石、珍珠巖、泥炭等與腐殖質、草炭土、沙土配制而成,既可增加基質層中的孔隙率,加快水的滲透速度,也減輕荷載。徐煒告訴記者,考慮到建筑物的承重,常采用極薄、輕質土壤,這個屋頂試驗區土層最薄處僅有兩塊磚的厚度,算上造園的基本構造層,像排水層、過濾層、隔根層等,厚度也不超過五塊磚。
在采訪中記者還獲悉,其實早在兩年前,省住建廳就發布實施《輕型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程》。這是一個推薦性地方標準,是在對屋面防水、隔熱、保溫和綠化進行試驗、檢測驗證的基礎上,結合我省氣候特點編制而成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17寧德市人大開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執法檢查
- 2012-10-17寧德城市公交5年華麗"變身" 智能優化便民利民
- 2012-10-16廈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吃、用、住都放心
- 2012-10-16兩岸城市設計雙年展25日-28日展出 先睹大獎作品
- 2012-10-16廈門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吃、用、住都放心
- 2012-10-15城市義工在鼓浪嶼與游客分享旅游攻略
- 2012-10-15福州市大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結出豐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