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提攜指點過的老師感念不已
在高密市第一中學,有一座四層小樓,是當地市委、市政府與莫言研究會共同籌辦的莫言文學館。文學館共分文學成就、成長道路、文學王國、故鄉情結、文化交流五部分,全面展現了莫言在文學道路上的勤勉和天賦,以及他對故鄉、故土的深深眷戀。這里陳列著一本《蓮池》雜志,1981年,莫言的處女作《春夜雨霏霏》就發表在這本雜志中。
莫言文學館館長毛維杰說:“1983年,莫言的《民間音樂》也發表在《蓮池》雜志上,孫犁老師看了之后說這篇小說有空靈之感,從此以后莫言開始了他文學創作的道路,漸漸走上文壇。”
獲獎后的莫言對提攜指點過他的老師感念不已:“河北保定市《蓮池》刊物的編輯毛兆晃老師,從自由來稿里邊發現了我的小說,坐了一上午公共汽車找到我的部隊,告訴我怎么改稿子,他發了我的處女作。后來。他連續在《蓮池》上發表了我的五篇小說。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我又非常幸運地遇到了徐懷中老師,徐懷中也是一個老作家,在上世紀60年代非常有名。他是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的創建者,首屆主任。在報名截止了很久之后,他看到了我的小說,果斷地把我招收進去。在軍藝期間,我的寫作也得到了他的大力幫助,點撥、教育、扶持、栽培之功,不可忘記。”
隨后,莫言的作品屢獲大獎。1997年,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奪得“大家文學獎”。2000年,《紅高粱家族》被亞洲周刊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1年《檀香刑》獲臺灣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文學類最佳書獎。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無論莫言所獲得獎項有多大,他文學創作靈感的發源地始終離不開這片生他、養他的故土——高密“東北鄉”。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高密“東北鄉”不但完成了對莫言最初的文學滋養,也培育了他淡然、大氣的精神品格。
在此之前,對于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輿論眾說紛紜,一些人對他提出質疑,甚至還夾有謾罵和人身攻擊。似乎是回應,在獲獎前,莫言在騰訊微博上轉發了延參法師的一條微博:“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因為別人也沒有這些義務。靜靜地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對此,莫言對記者說:“網絡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世態人情,也照出了自己。過去沒有這樣的機會,只有在互聯網、微博時代才能有這樣的機會,這平臺,讓我知道原來這么多人喜歡我、喜歡我的作品,這么多人討厭我甚至仇恨我,還有這么多人對我的作品有中肯、尖銳、合理的批評意見。感謝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謝那些批評我的朋友。”
對于得獎,莫言顯示了他超乎尋常的冷靜:“諾貝爾獎是一個重要獎項,但絕對不能說最高獎項,它只是代表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看法,如果換了另一個評委小組、評委群體,可能得獎的未必是我。”
正如莫言在他的《檀香刑》里所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11世界精神衛生日:關愛老人請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
- 2012-10-09文化墻,激活農村文化的“精神末梢”
- 2012-10-09黨的思想建設成就:黨的建設使精神支柱更挺立
- 2012-10-08廈漳龍趕早人:起早為市民送物質精神雙重"食糧"
- 2012-09-29“弘揚踐行福建精神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莆舉行
- 2012-09-29馬家鶯:勤儉善良 成就精神良兵
- 2012-09-28弘揚踐行福建精神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寧德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