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10月15日訊 莫言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毋庸置疑,高密“東北鄉(xiāng)”給了他早期的文學涵育。關(guān)于“東北鄉(xiāng)”的故事一個又一個被廣泛傳播,“東北鄉(xiāng)”也逐步從一個地理概念變成了一個文學概念,成了莫言賴以言說的“精神家園”。近日,記者走進“東北鄉(xiāng)”,試圖感知莫言根植于此的精神力量。
“東北鄉(xiāng)”完成了最初的文學養(yǎng)育
在山東高密夏莊鎮(zhèn)平安莊村的西北角,記者看到了莫言的舊居,土打的院墻,灰白的瓦片,老式的木格窗欞,無不刻留下莫言的童年印記。寬闊的膠河從這座老房子后面蜿蜒而過。莫言在其作品里說,他小時候,從后窗就可以看見流淌的河水。
據(jù)莫言的二哥管謨欣介紹,莫言在這里生活了20多年。這座1966年翻新的老房子承載了莫言太多記憶,他在這里出生長大,結(jié)婚生女。如今,這個房子也有20多年沒人住了。
記者看到,老房已是塵灰遍布,蛛網(wǎng)懸垂。堂屋的桌子上,擺著一臺老式的晶體管收音機,據(jù)說這是莫言結(jié)婚時置辦的“最高檔的電器”。堂屋的大門上貼著春聯(lián):“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表明了這個普通農(nóng)家的處世態(tài)度,也似乎點出了這個家庭之所以走出諾獎得主的某種原因。
村民方言金坐在莫言舊居后面的場院上曬玉米。他說,他大莫言10歲,莫言喊他“二叔”。“小時候他就是很聽話、很安穩(wěn)”。方言金說,這兩天,外頭來看莫言老宅的人明顯增多。
村民們說,東北鄉(xiāng)地勢低洼,以前雨水大的時候經(jīng)常是一片汪洋,只能種“抗?jié)场钡母吡弧R虼耍@一帶曾是遠近聞名的高粱鄉(xiāng)。不過,由于上游水庫及泄洪閘的修建,現(xiàn)在這一帶也早已不種效益低的高粱,改種小麥和玉米了。
莫言說,“東北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給他提供了最初的文學營養(yǎng),“他們有的不識字,我從他們那里學到的東西都是用耳朵聽來的,是一種用耳朵的閱讀,這對我的創(chuàng)作影響非常大。民間故事是我小說里的重要元素,民間口述故事的方式和風格,也對我的小說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距離莫言舊居十幾里地的孫家口村,有一座石橋。莫言小時候聽村子老人講過游擊隊在這里伏擊日本汽車隊的故事,長大后在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莫言就把這段歷史寫進了小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11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關(guān)愛老人請關(guān)注他們的精神健康
- 2012-10-09文化墻,激活農(nóng)村文化的“精神末梢”
- 2012-10-09黨的思想建設成就:黨的建設使精神支柱更挺立
- 2012-10-08廈漳龍趕早人:起早為市民送物質(zhì)精神雙重"食糧"
- 2012-09-29“弘揚踐行福建精神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莆舉行
- 2012-09-29馬家鶯:勤儉善良 成就精神良兵
- 2012-09-28弘揚踐行福建精神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寧德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