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如何營造閱讀的氛圍?
林京:其實愛看書的人很多,我到書城、書店,看到暑假的時候,小孩子拿著書一整天坐在階梯上面,反復地看,不亦樂乎。倒是大人看書的偏少一點。
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這本書感興趣,無論如何都會花精力花時間去把它看完,而且是非常認真地看。
余岱宗:讀書是一個從小通過家庭、學校來培養的一種習慣,一種興趣。我非常擔心我們今天基礎教育的某些教法會窒息了小孩讀書的興趣。某些方式會變為“考書”,而不是“愛書”。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很少跟他們說你們要讀多少書。更多的是在課堂上通過我對某些書的解讀、闡釋,讓他熱愛這本書,讓他主動去找這本書。我們最需要的是他認同了你對這本書的認識,他被某本書感動了。比如一部小說,他對某部專著產生了濃厚的鉆研興趣,通過老師的引導,一旦他去讀的話,這個效果肯定是比較好的。
主持人:身處網絡化的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利用這個平臺和工具?
林京:有的人把網絡當作玩游戲、消磨時光的工具,但我把它當作一個學習的、獲取知識、獲取技能的一個工具。網絡有兩面性,要利用它的正能量,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網絡這個平臺,在傳播書籍、傳播知識這方面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牛懷敏:我們在贈書完后,檢驗孩子們的閱讀效果就是通過網絡的平臺來測試,出一些題目讓孩子們來答,會給孩子們不同的獎勵。網絡和紙質閱讀應該相輔相成,利用得好的話并不矛盾。我們也相應地開拓了很多課外閱讀基地,利用非常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孩子們走出家門,進行閱讀。
余岱宗:網絡平臺將擴大它的公益面,使更多人受益,并且使書的流動過程更加便利。今天的網絡使書的傳播變得極其便捷。網絡上有些二手書店,我很多的資料是通過這樣購買來獲得的。有些新書,直接上網絡書店購買,也是非常迅速的。這是一個知識的載體的交流變得非常方便的時代。
像大偉先生創建的圖書館一樣,它可以通過人際交流,通過書的漂流,通過書的這樣一個非經濟的傳輸過程,來培育我們全民族愛書的氛圍。“以書會友”,更多的朋友可以通過讀書,通過網絡交流,獲得友誼,獲得經驗,獲得全新的體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28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局部外觀
- 2012-09-279月30日來福建省圖書館參加大型閱讀推廣活動
- 2012-09-18周末來省圖書館 楊楹教授為您剖析你的"幸福觀"
- 2012-09-18中國國家圖書館公布館藏文獻 證明釣魚島屬中國
- 2012-09-11馬照南周六省圖書館為您講解福建文化與福建精神
- 2012-09-05省民族宗教廳志愿者參加省少兒圖書館巾幗志愿服務活動
- 2012-08-27大開間設計藏書4萬余冊 翔安圖書館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