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一特色”的農村文化“大課堂”
“哪家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哪家的媳婦被評為‘敬老孝親好媳婦’,村里的大事都在宣傳文化墻上張榜公布?!背堥T畬族鄉柏洋村村民吳立周說,“看看墻上有啥新鮮事,現在是村民茶余飯后的新話題?!?/p>
“這墻很實用?!悲B石鄉車頭村村民陳詩杰表示說,“要去辦理新農保,怎么保,需要什么手續、證件,這墻上寫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問這問那了,跑上好幾回的冤枉路。”
據介紹,福鼎在宣傳文化墻建設過程中,注重把握“三個結合”(土洋結合、雅俗結合、大小結合),七個“好”(選好點、建好墻、組好內容、用好語言、設計好版面、抓好管理、發揮好作用),內容上注重貼近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涵蓋中華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榮辱觀、民風民俗、婚育新風、環保知識、衛生常識等。在形式上廣泛采取圖畫、諺語、歌謠、順口溜等多種形式,圖文并茂、生動活潑,易于理解接受。“青山綠水,和諧鄉村”、 “美麗柏洋是我家,農村不比城市差”……朗朗上口的群眾語言流淌著文明新風,喜聞樂見的樸素形式撲面而來。
各鄉鎮還結合各自的風俗民情、群眾關注點等,挖掘各村(社區)特色,有效避免了照抄書本、電腦移植、語言千篇一律等問題,突出各村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一地一特色,一墻一風景”。硤門畬族鄉瑞云村依托本地民族文化特色,設置了畬族民風民俗“牛歇節”、“火頭旺”等版面,圖文并茂地展示出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活動;疊石鄉車頭村和貫嶺鎮分關村與浙江省交界,這兩村發揮位于閩浙邊界的地理優勢,在兩地交界處建設宣傳文化墻,利用該平臺與浙江省交界村在綜治、計生、團建、森林防火等各方面進行聯防聯調,促進相互間的工作配合,維護了兩地的和諧穩定。
建得好,還要管得好,福鼎市建立并實行了宣傳文化墻(欄)日常管護責任制、督查和定期考核制度,明確村干部和村級文化協管員的管護職責,合理安排更新周期,讓宣傳文化墻內容、形式常新,真正成為農村文化的“大課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09福安市斗面村“廉政文化墻”潤心入耳促廉潔
- 2012-09-12福鼎建設文化墻促進文化繁榮 提高群眾道德素質
- 2012-07-10七都鎮:打造個性文化墻 建設新農村文化
- 2011-11-23順昌縣第二實幼:特色文化墻啟迪幼兒愛家鄉
- 2011-07-30[安徽] 蕪湖"迎動漫講文明"繪制文化墻為城區添新彩
- 2010-02-23鄭州鞏義建設特色文化墻文明墻打造城市新名片
- 2008-01-21“文化墻”還是“驢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