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非遺"傳承人24年保護畬族小說歌:不言悔
http://www.caoliu14.com?2012-10-09 08: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國新聞網訊 80歲的鐘昌堯最近心老懸著:經過近4年收集整理,一本300多萬字的畬族歌言集等著出版,卻苦于沒有經費。
鐘昌堯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畬族小說歌的傳承人。1932年,他出生于畬族小說歌發源地——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清末民初,村里出了首創畬族小說歌的“畬族歌王”鐘學吉,白露坑由此聲名遠播。
在白露坑村里,很多人家都藏有自己的歌本,平時上山砍柴,下田耕作,都會扯開喉嚨練上幾嗓子;年輕人聚會,談情說愛,更少不了以歌傳情。到了畬家節慶日,各地畬歌能手還會齊聚村中,對歌、盤歌。
中新社記者近日走進鐘昌堯家,正逢鐘老正在幫朋友修改手抄歌本。“高山擊水流落前,看見潭底魚串磊,壬戌葵亥海大水,九州路頭會著妹……”他邊改邊哼唱了起來。
自上世紀80年代末起,鐘昌堯一直致力于畬族歌言的搜集、整理與傳承。1981年退休后,鐘昌堯回到家鄉,卻發現畬家年輕人連“畬話”都不會講,更不用說唱畬歌了。
“搶救失散民間的畬歌,刻不容緩?!?989年,57歲的鐘昌堯開始自費搜集整理畬族歌言。自此24年間,他跋山涉水,走村串寨,一本一本搜集失散的畬族歌言,逐字逐句整理各地的畬歌。
1991年寒冬,鐘昌堯聽說霞浦縣鹽田鄉蘭頭村一戶人家歌本很多,隨即趕了過去,但遭到主人的拒絕。“人家不肯借,沒辦法,當晚我就留宿他家,通宵加班,抄下了5000多字?!?/p>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01福州鼓樓區11人入選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2012-07-27黃林打破祖訓傳拳術 獨具一格連城拳入省非遺名錄
- 2012-07-11傳統與現代結合 紙扎工藝有望列入石獅市級非遺
- 2012-07-09好漢黃林打破祖訓傳拳術 獨具一格連城拳入省非遺名錄
- 2012-07-02福州第二批非遺項目傳承人名單揭曉 共68人上榜
- 2012-06-11漳州太祖拳青龍陣列入第四批省非遺名錄
- 2012-06-11"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啟幕 三坊七巷開演非遺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