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廈門公交56年變遷 "中巴的興亡預示著轉折"
http://www.caoliu14.com?2012-09-29 11:03? ?來源:海西晨報
我來說兩句
74歲的郭坤聰說,中巴的興亡預示著廈門交通的重大轉折
廈門第一輛雙層巴士。
廈門最早的公交車。
??? 晨報訊(記者于婧媛 見習記者 雷妤)“中巴的出現與消亡,都預示著廈門交通的重大轉折。”郭坤聰是廈門市區域與地名學研究顧問,今年74歲的他回憶說,半個世紀以來,廈門的城市公交和中巴,在互相交替中發展。
[1956年]
只有公交沒有中巴
郭坤聰在中山路附近長大,在他眼中,解放前往來于中山路的小轎車與吉普車都是外國人與華僑的有錢玩意,普通人出行還是得靠腳力、自行車與公交車。
“1956年,廈門才有了公交車。”郭坤聰說,那時候的公交車只有3個主站點:輪渡、廈大、火車站。直到改革開放前,公交線路與站點都很少。
[1980年]
首輛中巴亮相廈門
1980年,廈門聯發汽車運輸公司從國外引進了幾十部中巴,彌補了當時公交線路與站點太少的缺陷。
“當時幾十部中巴空車繞著中山路與思明北路、南路一圈,專門跟市民朋友們見面,我當時也坐在車里。”作為第一批乘客的郭坤聰,回想起32年前,難掩興奮之情。“當時十分風光。”
但是,當時中巴車票并不便宜,坐一次要幾角錢,而坐一次公交車只要幾分錢。即便如此,小型的中巴到達范圍廣、速度快的特點還是受到了市民歡迎,乘坐的人絡繹不絕。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