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兒孫們都在外地,甚至相隔千萬里鞭長莫及的時候,來自鄰里、社會的關愛就顯得尤為珍貴。這其中像徐阿姨這樣的好人,以及眾多志愿者和公益組織就擔當起了重要角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華民族這一傳統美德在當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光大。養兒未能防老的空巢老人,在生活方面無人照顧,精神上也缺乏溫暖關愛,甚至出現孤老去世多日未被人發現的悲劇。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的農村,空巢老人尚有親屬、鄰居相互幫助照顧;而在現代而獨立的城市社區,親屬朋友可能相隔很遠,鄰里之間有可能不熟悉甚至很少碰面。這種客觀上的“冷漠”并非刻意,但卻讓很多空巢老人更加孤立。我們必須承認“鑰匙阿姨”畢竟還是少數,所以中央文明辦牽頭開展的“百萬空巢老人關愛志愿服務行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無需多言。志愿者們的熱情關愛,一定程度上代行了子女們應盡的義務,解決了空巢老人的很多生活難題,也給他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慰藉。唯一的缺憾就是志愿者們不可能像兒孫一樣同老人住在一起,整日陪伴老人盡孝。因此,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要長期開展下去,形成長效機制;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畫蛇添足,才能真正讓空巢老人不再孤獨無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是治標不治本之策。解決空巢老人這一社會問題,政府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最根本的還是在我國進入老齡社會之前,利用經濟快速發展的紅利,盡快建立和完善城鄉一體的,涵蓋醫療、養老、保險、社工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社會保障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讓空巢老人病有所醫、難有人幫、老有處養。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險體系,但前路漫漫、遠而多艱,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中華民族的古訓就是教導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反哺之義。空巢老人們曾經也是年輕的父母,也是社會建設的生力軍,他們對兒孫付出了一生的愛,為國家和社會奉獻了幾十年。現在他們老了,變成空巢老人了,子女、社會和國家不能也不應該忽視他們的生活現狀和訴求。只有三方面的努力形成合力,才能讓空巢不空,老而不孤。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22"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會"在廈舉行
- 2012-09-21武平縣開展"第十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
- 2012-09-21思明區啟動百場“學雷鋒·道德模范在行動”巡講
- 2012-09-21翔安區開展第十個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系列活動
- 2012-09-21南平市開展高校道德模范巡講活動
- 2012-09-21洛江8名道德模范受表彰 公牛發狂她救下兩孩子
- 2012-09-21思明區啟動百場“學雷鋒 道德模范在行動”巡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