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9月15日訊(記者 周思明) 13日至14日,交通運輸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在廈門召開“合力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現場推進會”。會議強調,要共同利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提升口岸監管能力、提高運輸和貿易便利化水平,全面服務外貿發展大局。會議還對下一步加強單一窗口建設和電子閘口示范推廣工作進行了部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福建省副省長倪岳峰、國家質檢總局總檢驗師項玉章等出席了會議。
徐祖遠要求,交通運輸系統應認真貫徹落實兩部門的合作備忘錄,提高認識,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深化合作,在信息共享、監管查驗、加強服務等方面密切配合,抓緊落實電子口岸建設,共同提高口岸監管水平和工作效率,推進口岸便利化。
魏傳忠強調,全國質檢系統要加快推廣交通-質檢合作的“廈門經驗”,力促外貿穩定增長。他表示,深化交通-質檢合作有助于優化工作模式,加快船舶、貨物通關速度,節約外貿企業的倉儲、調貨和滯港費用,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將對外貿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倪岳峰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對兩部局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說,近年來,在國家質檢總局和交通運輸部的指導支持下,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大通關建設,積極改善口岸通關環境,提高運輸和貿易便利化水平,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希望國家質檢總局、交通運輸部以及各兄弟省市檢驗檢疫和交通海事部門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福建發展。
與會代表聽取了廈、津、滬、深等部分港口管理局和檢驗檢疫局的典型發言,實地考察了廈門東渡、海滄兩個港區的現場查驗區和信息化平臺。
近年來,廈門檢驗檢疫局與交通部門積極探索以各種方式推進信息互聯互通,加快“兩個平臺”建設,構建了口岸檢驗檢疫自主把關體系;進口集裝箱在港平均堆存期減少了1.75天以上,其中驗箱在港時間縮短2.5天以上,僅東渡口岸就為企業減負超過1億元。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