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產業 不能搞大型石化
在會見采訪組時,于偉國還詳細地介紹近年來的產業結構調整。他說,從金融危機發生以后,廈門注意到了產業結構上存在的不足、問題、短腿。“我們必須主動調整,廈門提出來的產業發展從不搞大而全。”
當前,漳州、泉州的石化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不過于偉國表示:“廈門顯然不能去搞這樣大型的石化,還有重工、重化,廈門顯然也不能去搞。”
“產業發展跟風,那是做不好的。”于偉國表示,廈門要揚長避短,從實際出發,“在廈門搞什么產業更具競爭力,更有發展潛力,我們就重點扶持什么產業。”
于偉國說,一個產業集群的形成,絕不是幾年就能奏效的,最起碼要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我們重點還是發展電子、信息,包括軟件、航運、服務、物流、會展、旅游。”
“這是廈門的優勢所在,因為我們的空間有限,這是我們的不足。但城市環境、城市配套相對高一些、好一些。”
說城建 產業支撐是關鍵
昨日,于偉國還談到了城市建設的問題。他以軟件園三期的建設為例,進行了生動的分析。
“廈門軟件園二期現在是一房難求。”于偉國說,在這種情況下,廈門去年果斷啟動了軟件園三期的建設,由一平方公里的軟件園二期變成12平方公里的軟件園,擴大了12倍。
他指出,將軟件園三期放在島外,既有利促進軟件園發展,又極大地促進島內外一體化進程。
同時,于偉國強調,島內外一體化最重要的不是城市建設,“老實講,我們中國現在城市建設很容易,新城建設關鍵是產業支撐”。
于偉國說,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產業支撐,這個城市就發展不起來,會得軟骨病,“沒有發展的基礎,沒有發展的動力”。
于偉國表示,軟件園三期放到集美新城,那集美新城的發展不得了,那不僅僅是搞一個街道、商店,甚至是房地產。
在于偉國看來,軟件園三期的建設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和大量產業等,“不在新城區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大量產業,沒有就業誰來住?你新城發展之后誰來?就像我們現在國內少數地方出現的空城,有可能就發展成空城”。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