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優化城鄉人居環境,打造優美宜居、和諧幸福家園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新鮮的空氣、優美的環境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生態省建設過程中,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把優化城鄉人居環境擺在突出位置,著力解決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問題,努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人居環境品牌。
首先在城鄉規劃建設中體現福建的生態特色。以構建魅力都市、打造宜居縣城、發展特色鄉鎮和建設美麗村莊為目標,推動生態規劃與主體功能區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互銜接、協同共進,凸顯福建獨特的自然生態、地域文化、特色產業、人文環境等元素。全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城市規劃體系,所有市、縣開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全省鄉鎮基本完成規劃編制,村莊規劃今年將實現全覆蓋。各地在城鄉規劃建設中重視保護和利用好山體、河流、濕地、生物多樣性等自然景觀要素,做足山水文章,體現依山傍水、顯山露水,使八閩大地的山水風光成為城鎮建設的天然基調和秀美底色。
宜居的城鄉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環境更宜居”的目標,省委省政府把城市建設、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納入全局工作重點,對城鄉環境進行綜合整治,開展“點線面”攻堅,努力構建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在農村,重點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開展“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行動。在城市,重點實施綠化美化,城市建成區、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穩步提升,城市形象有較大改善。
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生態文化理念和行為養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組織開展“福建省十大綠色人物”、“福建省十佳環保志愿者”評選、“福建省環境文化節”等活動,積極開展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開展綠色機關、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群眾性創建活動。福州市去年首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廈門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和聯合國人居獎,泉州市列入國際花園城市,三市同時還榮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稱號。全省有國家園林城市11個。大力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逐步形成節約、環保、文明的消費方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11從生態文明看科學發展
- 2012-08-31生態文明引領城市新發展——廈門生態文明建設亮點綜述
- 2012-07-27古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揭牌 長汀濕地生態園奠基
- 2012-07-23上杭縣古田鎮“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揭牌
- 2012-07-06安溪水土保持知識進課堂 茶鄉生態文明建設增亮點
- 2012-05-30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 2012-05-29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