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人民群眾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創先爭優重點在基層,滿意看群眾。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讓廣大群眾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
到群眾中去,拜群眾為師。今年以來,全市上下進一步貫徹落實已經持續20多年的“四下基層”工作制度,組織開展了“四下基層、四解四促”活動,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走出機關,沉下身子,進農村、入企業、下社區,認真傾聽群眾呼聲,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加大對生活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構建起黨員干部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有效機制。
各行業、各系統結合實際,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主題活動,不斷完善結對幫扶、干部駐村等做法,組織市、縣180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基層單位結對共建,組織1100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和1.2萬名科級干部結對幫扶困難黨員群眾9000戶,省、市、縣選派黨員干部436名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6萬個,興辦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事4.6萬件。
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聯系群眾最密切,服務群眾最直接。我市深入開展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緊緊圍繞“為民服務”重點,廣泛開展“三亮三比三評”活動,引導黨群共建爭創群眾滿意窗口,先后推出“全程代理”、“并聯審批”、“同城通辦”、“一站式”、“綠色通道”等一批為民服務新舉措,推選“黨員示范崗”、“黨員服務之星”等9800多個,窗口單位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效能明顯提高,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夯實基層基礎
提升基層黨建水平
黨的工作重心在基層,執政基礎在基層,活力源泉也在基層。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市委積極引導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朝著“五個好”、“五帶頭”的目標邁進,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各級黨組織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推廣“168”黨建工作機制,并從農村向機關、學校等各個領域延伸。三年來,全市共整頓轉化相對后進薄弱村黨組織456個,培育了福鼎市柏洋黨委、壽寧縣南陽義務消防隊黨支部、福安市陽春社區黨支部、柘榮縣環衛處黨支部等一大批先進基層黨組織。
各級黨組織扎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堅持在調查摸底、分類定級基礎上,指導每個基層黨組織明確改進提高的目標、責任和措施,結合公開承諾、領導點評、群眾評議,推動黨組織普遍晉位升級。同時,平穩有序推進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一批群眾公認的農村各類優秀人才正走上村級班子崗位,各盡其才引領發展。
為了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各地積極開展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攻堅行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新建黨組織363家,全市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全部單獨組建黨組織,規模以下的應建已建率達到100%。
市委還注重集中力量解決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突出問題,2010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專項經費給每位村主干每月增加100元補貼,全市先后有53名村主干通過公開選拔等方式進入公務員(事業干部)隊伍,新建村級綜合服務場所810個,成立資金規模達1000萬元的寧德市黨內幫扶促進會,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普遍得到加強。
創先進不停步,爭優秀無止境。在鮮紅黨旗的引領下,全市上下正持之以恒地弘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閩東精神,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風貌和更加旺盛的創業熱情,在推進寧德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建功立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記者 陳小妹)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