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吹響"美麗鄉村"建設號角 每年5000萬元添彩
永春岵山,古厝間的綠色小徑,有著一種清幽之美
措施
“五證”登記發放 力爭5年內完成
泉州市委、市政府在江浙取經發現,這些地方的鄉村,都是堅持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土地使用制度,讓農民可以用承包地入股或換取社保、用宅基地換城市住房。讓農民可以帶著土地權益,或集中居住,或進入城鎮成為市民。
對此,泉州將開展農村集體土地地籍調查,完善農村物權保障機制。力爭5年內,基本完成全市農村“五證”的登記發證,包括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用地建設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證、林權證。
在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礎上,鼓勵試點鎮通過土地市場,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業務,允許農民依法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開發經營并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如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用于除商品住宅開發以外的工業、商業、旅游業、服務業等經營性用途的流轉新機制;對城鎮建設用地范圍以外的農村集體用地,允許以土地合作入股、保底分紅等方式依法開發經營。
同時,完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探索建立按有無承包地劃分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鎮房屋、置換社會保障。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
- 2012-09-06楊錦麟鄉村讀書計劃武平啟動 "讀書人要有點俠氣"
- 2012-09-06尤溪縣"最美鄉村女教師"朱玉春:她放不下孩子們
- 2012-09-05漳浦:開展村容整治 改善鄉村環境
- 2012-09-03晉江將率先打造一批“美麗鄉村”
- 2012-09-03教育活動中心筑起留守兒童樂園 展現鄉村新面園
- 2012-09-03泉州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有望打造成"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