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子家庭愁養老
再過一段時間,寧波市北侖區新碶街道紫荊社區居民樂慧娜的兒子就要結婚了。即將“升級”當婆婆,樂慧娜心里既高興又有點擔心。
樂慧娜的兒子,是這個家庭的獨子,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在北侖一家醫院工作,收入比較穩定,對父母也很孝順。“我未來的兒媳婦也是獨生子女,工作不錯,人也很好。”她說。
對樂慧娜而言,目前的一切,都是順風順水,讓她很滿意。“只怕將來生下的孩子要辛苦嘍!”她心里擔心的,只有一點:將來孫子或孫女怎么來應付這么多老人的養老問題呢?
樂慧娜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她給記者列了一張表格:未來兒媳婦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中,有一位已過世,還剩下3位,加上她本人的父母,兒媳婦一方共有5位老人需要照顧;她家這一邊的情況,也一樣,將來同樣有5位老人需要照顧。
于是,在樂慧娜兒子結婚后,家庭結構表格將會是如此: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這一輩,共有6位老人;之下的一層,有4位老人。“我兒子和兒媳婦需要照顧的,是10位老人。”
“我曾經照顧過病人,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樂慧娜說,尤其是照顧臥病在床的老人,女人通常力氣小,幫老人翻個身,就要男人來幫助,一旦一個老人臥病,就意味著至少要兩個人來服侍,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兒子兒媳婦又要工作養家,又要照顧老人,精力和體力根本沒法承受;即使能承受,在經濟上,是否能承受這么大的醫療和養老費用,也是個未知數。
“這些老人,都是兒子和兒媳婦的至親,一旦有個病痛或者什么事情,照顧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人數這么多……”說起未來,樂慧娜不禁皺起了眉頭,“就怕到時候我這個做母親的自己也老弱多病,不能分擔,還增加負擔。”
更讓樂慧娜擔心的,還有未來的孫子或孫女:“到他們這一代,更麻煩,如果和現在情況一樣,他們要承擔14位老人的養老或醫療問題。”
樂慧娜和丈夫兩人,是企業退休人員,積蓄有限。為了應對這個即將出現的養老難題,她早早就已開始準備:成為一名積極的社區養老志愿者,和一名叫作徐綺璐的老人結對,希望用現在自己對老人的付出,能“換來”將來自己年邁時,有比她更年輕一點的老人來照顧她。
平時生活,她也非常節省。
“實在不行,只能想辦法住養老院了。”她嘆息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8-21廈門:幼女報名被拒收 非獨生子女不能上公辦園?
- 2012-07-06夫妻收養一孩子不再生育 可申領獨生子女光榮證
- 2012-07-02漳平"幸福工程"幫扶獨生子女戶就業
- 2012-03-30浦城將大幅提高獨生子女家庭一次性獎勵標準
- 2012-03-07人大代表陳洪先建議:給獨生子女父母放“看護假”
- 2011-04-26榕農村獨生子女中招仍可加分 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 2010-10-19獨生子女一代閃婚閃離現象銳增 離婚理由很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