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留守婦女的生活質量,促進自身發展,幫助她們減輕心理壓力,避免心理變異和極端行為的發生?長期專注女性研究的廈門大學石紅梅副教授和福建師范大學陳桂蓉教授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加強素質培訓
石紅梅在調查中發現,65.5%“留守妻子”認為她們面臨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資金和致富門路,有58.9%的“留守妻子”認為她們需要文化補習、技能培訓。因此,她建議,應加大對農村留守婦女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訓,提升其人力資本。“比如可以依托當地的中小學和中專技術學校的資源、當地企業的便利條件進行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術培訓;同時,依托農函大、農業科技推廣站和農村婦女學校等科技培訓陣地,有針對性地組織留守婦女進行技能培訓。”
眾多的留守婦女過著牛郎織女般的婚姻生活,由于長期情感交流和溝通較少,很多人的婚姻都亮起紅燈。為此,石紅梅提出,要以家庭和諧為核心,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保障“留守妻子”的情感基礎。“一是各級人保部門、職業技術學校(機構)和用工單位在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和管理時,要教育和引導他們自覺履行家庭責任和義務,遵守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二是要根據新形勢下農村出現的新問題,依法制定農民工農忙假和探親假,使農民工夫婦能有團聚和交流的時間。”
而對于農村留守婦女安全感差,家庭財產和人身安全時常受到侵害的問題,石紅梅則建議,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婦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嚴厲打擊侵害留守婦女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導入心理救助
陳桂蓉則呼吁,還應該加強對留守婦女的精神幫扶,她建議通過引入社工或者志愿者力量,對留守婦女進行心理救助。
“現在我們省有不少社工組織,也有很多志愿者經常進行三下鄉的實踐活動。我建議可以引入他們的力量,對留守婦女進行心理幫扶。”陳桂蓉說,“幫扶的方式可以有兩種,一是針對某個對象或其家庭的特別問題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對她們進行個別幫扶,進行心理輔導和溝通,幫助她們解決問題;二是幫助當地留守婦女建立互助組,有某些共同需求或問題的留守婦女可以組成一組,社工可以對她們進行幫扶或者組織她們定期進行交流,聊聊孩子教育、家庭關系等等。”
“身在城市的我們,如果面對精神壓力,可以有各種方式予以排解。但是對留守婦女來說,她們的生活很單調,外界條件很有限。有時候,面對精神上的重重壓力和負累,她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傾訴、交流、溝通的平臺。如果外界的力量能幫助她們建起這個平臺,就能幫助她們解決許多問題。我呼吁共同關注留守婦女心靈健康。”陳桂蓉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03教育活動中心筑起留守兒童樂園 展現鄉村新面園
- 2012-08-31武術激勵留守兒童 多次獲廈門市武術錦標賽冠軍
- 2012-08-29建寧縣客坊鄉為留守兒童免費體檢
- 2012-08-27福安畬鄉留守女童假期練上民族舞蹈“槍擔舞”
- 2012-08-22為“小候鳥”筑巢,避免“二次留守”
- 2012-08-22福建:3萬愛心人士陪留守兒童過暑假
- 2012-08-22關愛“小候鳥” 福建多措并舉為留守兒童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