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錢闖北大”是一堂人格教育課
昨天上午,北京大學迎來3600余名本科新生。2012年,北大新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20%。昨天,這些學生拿到了北大發放的愛心大禮包。校長周其鳳也來到迎新現場的綠色通道,給受助學生講述了自己當初“4元錢闖北大”的故事。(9月2日《北京晨報》)
“4元錢闖北大”,北大校長周其鳳希望通過自己的現身說法,以便給貧困學子上一堂心理教育課,其用心可謂良苦。如果學生們能夠從校長的講述中有所啟發和鞭策,這對他們顯然是極為重要的“大學第一課”。雖然相比而言,“4元錢闖北大”是那個時代幾乎所有人相似的境遇,但到了今天這些則變得極為珍貴:盡管那個時候的物質很貧乏,但“貧而不移其志”,反倒是越挫越勇,有一種昂首天外的氣度及百折不撓品質。
與特質不斷豐富相反的是,我們的精神建設卻不進反退?!俺钥嘟逃薄按煺劢逃钡娜笔?讓時下的大學生變得極為脆弱。很多貧困大學生出現了兩種極端,要么是特別自卑,把自己掩蓋起來;要么就特別愛慕虛榮,打腫臉充胖子。華東政法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與家庭富裕學生相比,80%以上的貧困生心理相對脆弱,主要表現為過度敏感、焦慮、自卑、憂郁等。由此可見,物質上的扶貧固然重要,但心理上的脫貧更顯關鍵。
今天同一朋友聊天,談及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但還要天天接送很是麻煩。我就感到很奇怪,問為什么要送呢?我們那個時代,誰不是很小就已經有了很強的自立性,別說送,就是回來晚了就要打屁股。他感慨地說,我當然知道這些,但時代已經不同了。誠然,今天的時代已經不再用“4元錢闖北大”,也無須“一雙草鞋管一年”,但那個時代的那種吃苦、自立、自強的精神卻不能丟,這一點應成為所有教育者的共識。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7-06泉港區南埔鎮開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
- 2012-03-22小偷的人格尊嚴同樣需要得到保護
- 2012-03-16偶像“打假”與獨立人格培養
- 2012-03-16偶像“打假”與獨立人格培養
- 2012-01-19調查稱85.7%受訪者認為當下社會需要君子人格
- 2011-12-07媒體解讀環衛工遭打:應提高工資和人格待遇
- 2011-11-04新華視點:教育歧視事件連發 學生人格誰來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