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母上學的難言之殤
http://www.caoliu14.com?2012-09-04 17:57? 楊飛?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除此之外,我們的媒體還要轉變觀念。媒體對新聞事件的采訪,對新聞影響力、轉載率的追求,本是無可厚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新聞事件后,各個媒體都在爭先恐后地搶線索,這不僅會給當事人帶來始料未及的傷害,也與新聞傳播的初衷相背離。汶川8級大地震發生后,“敬禮娃娃”因為敬了一個禮而感動了中國,于是媒體開始沒完沒了的采訪。媒體對“敬禮娃娃”的追捧,當然是想從中挖掘出更多的新聞素材,教育更多的人們。但時常要面對閃光燈,面對不停的陌生人,卻使得“敬禮娃娃”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不怕八級地震卻開始害怕媒體,這不禁令人想起媒體力量的可怕。媒體對某一名人的過度宣傳、追逐,其實就是對其的“捧殺”,會摧毀人的精神。
如今,同樣是一個因背母上學而走紅的新聞名人,同樣有著值得挖掘的身世與生活,媒體為了追求新聞噱頭,又同樣地給予了異乎尋常的關心,但筆者憂心的是,媒體會仍是挖地三尺般地式的探訪。這樣做的結果,不僅不會利于鄭忠偉的日后生活,也許還會傷及其父母,以及無辜的親友、家人。
因此,建議我們的媒體,請你們多把鏡頭對準那些需要幫助、需要關愛的人,多反映報道他們的實際困難,多給予他們一些心理和物質方面的關心。而對于鄭忠偉等一些新聞“名人”,不妨盡量少打擾他們,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楊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7-3011載“背母”上學路 19歲少女演繹人間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