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驕陽似火,在漳浦官潯鎮的大棚里、田頭上,人來人往,交易一樁接著一樁,村民忙得不亦樂乎。
官潯鎮地處漳浦北大門,是國家級盛會--海峽兩岸農博會·花博會所在地,更是全省有名的花木生產基地,被稱為“花木之鄉”。近年來,為發展當地經濟,官潯鎮紀檢干部經常深入到基層一線,了解面臨的新情況、遇到的新問題,實地解難題、辦實事、謀發展、促落實。
“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官潯鎮紀檢干部這樣認為,也是這樣做的。2010年第6號熱帶風暴“獅子山”來襲,鎮紀檢干部與村兩委一起,挨家挨戶轉移危房群眾,并時刻盯住南溪水勢動態。鎮村組織臺風巡邏隊,在村頭巷尾、田間地頭巡視,發現危房里的人員,一個個勸說、轉移、落實,直到全部安全轉移。
這幾年,溪坂村建設項目一個接著一個,鎮紀檢干部多次主動請纓,熱心解決群眾困難。東南花都、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4000畝的征地工作,九龍江南溪堤岸治理工程的實施推進,紫興路擴建及地下水溝的改建……由于沒有統一的賠償標準,入戶宣傳工作曾一度十分艱難,鎮村工作隊形成共識,問題一個個解說,困難一個個解決,直到群眾滿意。幾年過去,溪坂村變了,道路實現硬化、美化、亮化、綠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到處充滿“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色田園風光。“溪坂的發展,有鎮紀檢干部的一份功勞。”村支書翁志敏說。
“西北村老鄧家又起糾紛了!”今年初,村民給鎮紀委書記林朝波打來一個電話。林朝波立即放下手中工作,協同村委干部一起趕到現場。原來,兩年前,村民老鄧與鄰居何某由于房屋改建時巷道處理問題發生糾紛,兩家互不相讓,甚至發生械斗。2011年,鄧、何兩家開始走司法程序,但經過法庭調解仍無法化解矛盾。
“一定要把糾紛解決好。”2012年3月,鎮紀檢干部在下基層中了解到鄧、何兩家矛盾糾紛的緣由后,全面介入,他們一會兒鄧家,一會兒何家,不厭其煩輪番講理、疏導,同時還動員兩家的親朋好友幫助勸說、調解。經多方努力,鄧、何雙方達成協議,簽訂和解合約,一場長達兩年的鄰里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漳浦縣委報道組 張文藝 官潯鎮 李賀強2012.9.3)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