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標語”苛求高調才是“另類”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31 17:09? 司馬童?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河南平頂山某高中高三學生微博上傳勵志標語稱,“不學習的男人只有兩個下場:穿不完的阿迪吊絲,撿不完的破瓶爛罐;不學習的女人只有兩個下場:逛不完的菜市場,穿不完的地攤貨。”讓網友感嘆新奇。對此,該校老師表示,學校不禁止學生言論,但此條微博上的板書標語,是學生自己寫的,不是校方的意思。(8月28日《大河報》)
正如不少網友看后感嘆,這的確是一種“新奇、新鮮、醒目”的學生自撰勵志標語。少見難免多怪,筆者隨之也瀏覽了不少網上跟帖及論者時評。由此卻又發現一個“怪象”:按著很多人的說法,都給它煞有介事地貼上了“另類標簽”。于是不禁想問,“勵志標語”難道也有“規范標本”?
細細閱罷媒體報道方知,一些人之所以約定俗成般地稱其為“另類勵志標語”,無非是有某教育專家接受采訪時認為:從某種角度看,標語內容還是蔑視普通勞動者的,教師應該注意并適當引導。專家之言未必沒有道理,但也不過是種追求“盡善盡美”之說。而且,以高三學生的思維初衷,他們設計的“勵志標語”是否真含“蔑視勞動”之意,我看也是頗應打個問號的。因此,把學生略顯粗糙、但顯然更合他們口味的勵志創作,武斷地歸入“另類范疇”,是不是批評者自身的包容和氣度,已經顯現了“另類”一面呢?
所謂“人各有志”,那么,作為自我激勵、自我鼓勁的“勵志標語”,尤其是高中生“自娛自勵”,社會外界有必要擺出一番正襟危坐的姿勢,習慣性地套用成人化的“世故規則”,總把“高明、高調、高尚”才視作滿意的“勵志標本”么?假如這才是表達勵志的“正統思維”,豈非等于寧愿學生去心口不一、言不由衷,也不想聽到他們的自由發言和真實心聲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29福安市林氏勵志助學活動資助370多名學子
- 2012-08-24從旭日陽剛到吉他父子:草根歌者網絡勵志
- 2012-08-23東南網事:從旭日陽剛到吉他父子 草根歌者網絡勵志
- 2012-07-1025歲"勵志哥"開辦失物招領網 已找回30多起失物
- 2012-07-02“龍套大師”也是普通人的勵志大師
- 2012-06-29青春勵志故事冷友斌:飛鶴,沒有事故的故事
- 2012-06-14父母雙逝 兼職考研 “勵志哥”圓夢上清華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