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熱情背后應有理性堅守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31 17:33?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正當“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行動逐步淡出公眾視野時,公安部治安管理局8月28日表示,自網民自發開展“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以來,被拍的基本沒有被拐兒童。公安部建議“隨手拍”發起人要謹慎從事,不能讓無辜者心靈受傷。
公安部的這一表態,再次將“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行動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實,該活動自開展以來,就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爭議。很多對該活動持質疑態度的人都在問,我們這個社會到底是“寧可錯殺一千”,還是“絕不冤枉一個無辜者”?同時也有人在問,家里面有兒童出來乞討的,他的監護人是不是也要承擔連帶責任呢?專業人士的質疑聲更為強烈:這種“隨手拍”的方式會不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盡管有著各種爭議,但是我們必須肯定“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良好初衷。從2011年2月起,中國社會科學院于建嶸教授在新浪微博上開設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引起了全國網友、公安部門和媒體的關注,各地警方在本地媒體的聯動下,對流浪乞討兒童進行排查。據媒體報道,在活動剛剛開始的短短十幾天時間內,有多名乞討兒童被成功解救。這一行動所展現的公民參與熱情讓人動容。
其實很多網友參與這個活動,并不是因為“解救乞討兒童”,而是將它等同于“解救被拐兒童”。不光是網友們存在誤區,活動開展之后,很多媒體也將“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與“解救被拐兒童”畫上等號,一些媒體直接將該活動命名為“微博打拐”。而活動開展的背景,也和“微博打拐”有著密切關聯。2011年2月,湖北男子彭高峰通過網友微博轉發孩子圖片尋回被拐3年的兒子,讓人看到了“微博打拐”的希望和力量。正是借鑒了這個成功案例,“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活動才得以大規模開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30李式明:堅守38年的農村電影放映人
- 2012-08-30身患多種嚴重疾病始終堅守崗位 "楊堅強"感動廈門
- 2012-08-24用生命看護孤島 劉清偉23年堅守珠海擔桿島的故事
- 2012-08-24堅守黨章奉獻社會一輩子不放松
- 2012-08-22堅守正義的思明實踐 思明率先探索建立見義勇為優撫保障制度
- 2012-08-09【社評】保護孩子,保護幼女:法治社會必須堅守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