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今舉行 27艘船舶300多人參演
兩岸船艦對“失火”漁船進行滅火施救。?
東南網8月30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今日上午10點30分,“2012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在廈門與金門交界海域舉行。本次演練中,兩岸共動用了搜救船舶14艘、救助直升機2架,模擬事故船舶4艘;另有演練現場警戒船舶4艘,其他工作船舶5艘、工作直升機1架,共300多人參與演練。
本次演練的主觀禮臺設在臺灣大型海巡艦“臺南”號上。演練中,兩岸首次模擬了直航客機遇險,并碰撞兩岸直航客船,導致作業漁船傾覆等多個場景,更加契合兩岸“三通”后復雜的海空大交通應急保障的需要。演習內容包括兩岸遇險信息通報及啟動應變機制,航空器迫降、人員逃生,救援單位聯系、指揮及人物分配,人員搶救及檢傷醫療,航空器及船舶滅火,遇難人船搜尋,獲救人員移交及災后復原,海空分列式等八個項目,演練共持續了約50分鐘。
此次演練是繼2010年以來,兩岸搜救部門第二次共同籌劃執行的大規模海難搜救演練。演練的主題是“強化搜救合作、共建平安海峽、維護兩岸三通、共創兩岸雙贏”。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華搜救協會、廈門市政府、金門縣政府及海峽兩岸海上搜救相關部門將共同執行此次聯合演練。由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徐祖遠、中華搜救協會名譽理事長鄭樟雄共同擔任演練總指揮。在演習現場,兩位總指揮互贈了紀念品。臺灣方面贈予琉璃制成的祥龍,寓意著“龍佑海峽”;大陸回贈的紀念品是命名為“守望之塔”的羅星塔。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