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會回來!
文華書城福州店宣布關閉后,記者多次聯系文華書城總經理李錦志,但始終未能接通。文華書城的一位管理高層楊先生接受了記者采訪,福州店創辦伊始,楊先生便是負責人。對于自己“帶大”的福州店遭遇失利,他用“沒有后悔藥,只能吸取經驗教訓”來總結。
他說,文華書城福州店的撤出,并非因為實體書店“大勢已去”,而是福州店在市場運作、選址等方面出現的問題。“福州店的失利與方位有關系,店址在倉山,鼓樓、臺江區的讀者很難過來;選擇物業也是一大因素,其實這次決定撤出事出突然,沒有給讀者緩沖時間,也是因為與物業方溝通未達統一,談判遲遲無法定論。”此外,他還表示,文華福州店的營銷并未到位,“是不是一個品牌出了問題才去反思營銷,而不是在一開始就注重品牌推廣?”他說,珠海的文華總店,每天都有一個講座。
他堅稱,雖然福州店失利,但文華的經營模式沒有錯。
“我們做過5年的市場調查,試營的店,80%成功,只有20%經營得不好,而且不好的原因有地域性因素,也有自身經營問題。這說明我們的模式沒錯。許多人說實體書店被網絡沖垮,我并不贊同。要讀書的人都會選擇自己適合的方式,日本、韓國網絡很發達,但是他們的實體書店也很發達;淘寶、京東發展很快,難道街上的實體商店就減少了嗎?中國的圖書市場很大,我們有我們的客戶群體。民營書店的瓶頸在于消費者,許多人不知道怎樣去閱讀,只求速度,卻丟了品質和內容。”
對于福州這個市場,文華的態度是不愿拋棄。“只要有足夠的政策支持,我們還會回來的。”面對記者,伍偉亮這樣說。而楊先生的說法更為確定:“我們現在總結在福州的經驗教訓,等選好了哪個區、哪個物業,還會再回來,或許不會在倉山了。”
“我們做過調研,福州的消費水平和市場沒有問題。而且福州有非常深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或許文化底蘊偶爾會被商業發展淹沒,但總會體現出來的。”他說。
其實在網上,已經有許多人希望文華回歸。“非常喜歡你們的書店,能夠與書相守是有夢想的人,暫別,只是暫別,我們等書回來。”網友“一把有胎記的茶壺”留言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11-03泉州文化產業再傳新動作 東海將建全市最大書城
- 2011-03-31酉陽開工建設可供2000人同時閱覽的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