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既不要“跪族”也鄙視冷漠執法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27 16:44? 王垚烽?來源:紅網
我來說兩句
8月24日清晨,武漢市武昌區大東門公交車站發生令人唏噓一幕:一名農民工因隨地亂扔煙頭,被市容監督員捉現行。撿起煙頭后,執法人員仍要秉公執法,情急之下,該農民工雙膝下跪求情。該場景被一名網友拍照,事后上傳至微博,一時引起波瀾。當晚,武昌區城管局緊急介入調查,稱執法本身并無問題。(8月26日《北京晨報》)
亂扔煙頭、垃圾作為一種陋習,應該說,無論走到哪里都遭人詬病。然而,武漢市容監督員的這趟“執法”卻因被罰者的農民工身份,以及其當街那一跪遭遇了不少“求情”阻力,而女監督員那句冷冰冰的“就讓他跪”更是激起了公眾的普遍反感,使得一起正常的執法事件,變成了輿論抨擊公權力“傲慢與偏見”的“靶子”。這種“傲慢PK激憤”的情緒對抗,對于推進城市文明顯然是不利的。
為此,城市的管理者有必要思考,面對急速的城市化進程、洶涌而來的新居民,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補齊農民工等群體的“素質短板”?畢竟,城市化的要旨不僅是土地的城市化,更在于人的城市化,而人的城市化歸根到底是人素質的城市化。事實上,如今一些發達地區新老居民間之所以存在沖突,一方面固然是地域歧視在作祟,但另一方面,雙方素質的“位差”、“文明的沖突”也是重要誘因之一。
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懲罰機制顯然是不可或缺的。新加坡、香港都會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施以重罰,不曾被國人贊為“有效的管理手段”嗎?為什么武漢對不文明行為罰款50元卻遭人非議?當年新加坡等地可沒因中國人窮而“法外開恩”,為何如今“農民工”卻可以成為一些人逃避處罰的“護身符”?更何況,這種對“弱者”的同情,其實還會加重另一弱勢群體——清潔工的負擔。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24泉州創建文明城市 模擬檢查:補齊盲道有序停車
- 2012-08-232012年泉州文明城市宣傳圖畫
- 2012-08-23福建工貿學校傳達共建省會文明城市推進會精神
- 2012-08-23省領導赴漳州調研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 2012-08-22廈門機關黨工委調研督查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情況
- 2012-08-21泉分門別類講文明結合本職樹新風 爭創文明城市
- 2012-08-21泉州發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倡議書 呼吁市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