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曬曬“古早”的結婚證 清末結婚證一米長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23 11:28?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1951年的結婚證,蓋有惠安縣第九區人民政府印章。
■延伸閱讀
結婚證“變臉”
從“發獎狀”到“領紅本”
從1950年4月30日新中國首部《婚姻法》頒布至今,結婚證的樣式已經變化很多次,“臉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同一時期各地的樣式不盡相同。
以前的結婚證基本都是一張和“獎狀”差不多大的紙。1994年以后頒發的結婚證,外形類似護照,封面為紅底金字,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結婚證”字樣,體積小巧,方便攜帶。
從“牡丹花”到“防偽標”
資料顯示,1949年以前,中國民間的婚嫁習俗一般沿襲舊制。聯姻的關鍵不是男女當事人同意,而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那時的婚書上介紹人、主婚人、訂婚人、結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寫出來。有的還要寫清楚訂婚或舉行婚禮時的飯莊,各種名稱排了長長一串。
上世紀80年代的結婚證上,四周以麥穗為框,下面是大紅花,上面是紅旗簇擁著的《毛澤東選集》,遠景是林立的工廠和煙囪、壯美的山川、水庫及高壓電網。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