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離婚
為“片內(nèi)生名額”,父母“離婚”
“為了讓孩子能上這所小學,我跟妻子只能辦理離婚手續(xù)。”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三口戶口沒有統(tǒng)一,為了能讓孩子得到一個“片內(nèi)生”的名額,他與妻子不得不假離婚。
據(jù)介紹,按照教育部門對片內(nèi)生的界定,有一類情形為“父母離婚或父母一方是農(nóng)村戶籍、五區(qū)之外戶籍,適齡兒童與父母其中一方的戶籍、房屋所有權證在片內(nèi)同一地點,且與片內(nèi)一方共同生活”。王先生與孩子的戶籍在同一片區(qū),該片區(qū)劃片的是倉山一所名牌小學。妻子的戶口則在另一處,劃片小學也不好。
小學報名時,王先生拿著一家人的戶口簿去那所名牌小學,被告知,一家三口的戶口沒在一起,除非是離婚或是一方是農(nóng)村戶籍、五區(qū)之外戶籍,孩子才可認定為片內(nèi)生。王先生一聽,只好與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xù),“等孩子上學了,我們再辦理復婚手續(xù)”。
假名額
托熟人搞名額,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省民工家長昨天向記者抱怨,他聽信熟人可以弄到公辦小學的名額,把孩子上學的希望全押在上面,結果好話說了,錢也花了,熟人卻沒搞到名額,孩子也白白失去了一次電腦派位招生的機會。
這位家長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兩人長期在福州務工,“三證齊全”,孩子本可以在6月份報名參加電腦派位招生。但身邊有一熟人說可以幫他弄到一所公辦小學的名額,他把孩子上學的希望全押在熟人身上,沒有去報名派位招生。等到片內(nèi)生報名結束后,熟人才告訴他,名額拿不到。這位家長只能帶上“三證”去教育局接受統(tǒng)籌安排入學,白白失去了一次電腦派位招生的機會。
在倉山一帶打工的一四川家長曹先生也遇到類似情況,曹先生戶口本在老家,無法報名電腦派位招生。他孩子所在的幼兒園老師告訴他,可以花1000元錢弄到一個公辦小學名額,他相信了。結果最近,幼兒園老師又加價到4000元,他覺得太貴了。曹先生說,早知道就讓老家早一點把戶口本寄到福州,可以報名參加電腦派位招生。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wǎng)友觀點,未經(jīng)本網(wǎng)調(diào)查、核實。 |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