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蓋,大麻煩?
他山之石 或可攻玉
如何解決井蓋問題給道路安全帶來的隱患?張九香老師從技術方面給予了解答,她說:“如果能夠在井的下方預留足夠的下沉高度,或是改進井蓋材料,采用整合裝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下陷現象的產生。另外,如果技術允許,還可以效仿國外的一些做法。”
在日本,不同部門的井蓋上印有不同樣式的花紋,上面的花紋獨一無二,代表著井蓋所屬的具體部門。2008年,美國還為井蓋專門成立了數據庫,可追查失竊的井蓋,并打擊盜竊分子。
在管理方面,國內一些城市也探索了不少辦法。
今年5月,北京起草《城市市政綜合監管部件和事件處置》,初稿中提到,市政公用設施所用井蓋設施,包括無主井蓋在內,出現破損、丟失、震響等問題時,需在4小時內查明原因,及時補裝或修復,最晚不超過3個工作日。
泉州市各窨井業主單位已建立110聯動機制,市民撥打110舉報損壞窨井后,由110負責通知相關業主單位。110仍不能弄清業主單位的,將先由市政工程管理處或市公路局派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查看,在判明窨井類型后,通知相關業主單位。
據了解,福州市將啟動建設“數字城管”,對福州市內的路燈、窨井蓋、河道等城市建設進行編號,做到落戶到家。福州市建委與市規劃院合作,提出改用“新型井蓋”的構想。目前,華林路、津泰路等路段已率先換上了具有防震、防盜和防陷功能的“新型井蓋”。此類井蓋采用較少回收價值的球墨鑄鐵材料,起到了防盜作用,在內部結構上也做了相應改裝,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松動問題。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