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打造“訪櫻東圳花海”為主題的生態休閑游。東圳水庫是莆田市的唯一水源地,可將其打造全國著名的“綠色發展示范區”。通過優化湖區生態環境,適度開發休閑度假、山水觀光、會議會務、體育旅游等輕度休閑旅游,將東圳水庫打造為全國知名的會議會務、休閑度假、生態運動旅游目的地。以引導農民從高污染的枇杷種植,改種櫻花、臘梅等觀賞性樹木的方式,打造四季花海,提升優化東圳水庫的生態。以山水花海生態觀光,鄉村度假體驗,水上觀光為主。把旅游業同農業、農產品貿易結合起來,建設花卉交易中心、苗木盆栽交易中心,高新品種展示棚、植物園、農作物長廊等載體,以營造罕見的水陸花海大尺度景觀為依托,在強化山水景觀的結合和區域整體提升的基礎上,營造花海的浪漫氣息,并將花文化與莆仙文化,中國傳統中醫藥文化有機融入,將東圳花海打造成可觀、可玩、可商、可購的,集觀賞性和經濟性為一體的旅游產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示范區,使之成為“日日有花看、月月有花展、四季有花會”的深度體驗區。
五是打造福建省環湖競技示范基地。環湖競技是東圳水庫旅游開發的另一個重要內容,依托東圳水庫優美的生態環境,發展開發強度較小的環湖競技體育,將山野旅游和湖泊旅游結合起來,增強競技的趣味性。同時舉辦全國性乃至世界性的休閑體育賽事,既可以再度弘揚莆田的體育精神和競技文化,還可借賽事廣泛傳播莆田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六是建設高端生態商務會議中心。利用延壽溪和木蘭溪周邊優美的自然環境,將鬧市之便利與山水之幽趣有機結合,美化水系周邊生態環境,開發為高端商務休閑區。建設小體量的濱湖度假酒店、會務中心、水上企業會所、健康管理中心、溫泉會所、溫泉游樂場等項目,同時將高端商務休閑、會議會務和養生保健等結合起來。
七是打造國家級農家休閑旅游中心。在《城廂區旅游十二五規劃》提出了要建設生態休閑旅游區,在常太鎮和華亭鎮北部,依托“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南亞熱帶名優作物基地”和“中國枇杷第一鄉”等品牌,形成包括自然觀光、叢林探險、山地休閑、拓展訓練、“農家樂”、采摘體驗于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休閑旅游區,成為莆田市和福建省市民農家休閑的好去處。在不同季節可舉辦各種采摘比賽,滿足游客回歸自然、享受勞動果實的愿望,當地居民也可為游客進行采摘表演,形成具有參與性的參觀、采摘、體驗游樂。
八是打造獨具城廂特色風貌街區。《莆田市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將莆田市定位為“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可借助城廂區地處中心城區核心區的優勢,將媽祖旅游從湄洲島延伸到市區,將產業鏈也從朝拜旅游延伸到游、購、娛等其他環節。將歷史街區保護與媽祖旅游緊密結合,建議提煉極具媽祖文化和浦仙文化特色的建筑元素,在城廂區試點打造特色風貌街區,以點帶面,引領莆田旅游、媽祖旅游縱深發展。可開發媽祖民俗用品,挖掘具有豐富媽祖文化內涵的民俗用品,如門楣、桌幔、供盤、吉祥燈等,以及體現媽祖文化的各色紀念品,媽祖服、媽祖鞋、媽祖水晶像等。打造古玩玉器字畫、傳統手工藝制品一條街,開設飯館、茶莊、齋堂,經營莆田、閩南、臺灣風味食品。舉辦常年性的戲臺表演表演莆仙戲、龍燈舞、獅子舞、高蹺、秧歌武術等,吸引游客。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