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給行善者做個排行榜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20 11:04? 劉雪松?來源:錢江晚報
我來說兩句
“軌交警花”是上海軌道交通總隊徐家匯站治安派出所的官方微博。“軌交警花”這兩天出名了,不是因為他們的警花多么漂亮,而是這個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個乞討排行榜,很調侃地告訴人們,文盲腳殘的何某,2008年以來進軌交綜合執法工作站309次,88歲的陳老太303次暫列第二,排名第三的是一對賣唱的年輕夫婦。
309、303,這些具體到個位數的“案底”,數字的背后透露兩條信息:一,那位腳殘的何某,那位88歲的陳老太,300多次邁向警局的路,一定走得非常不輕松。二,不屈不撓的民警,4年來耗費了巨大的工作量對付乞丐,沒折騰出任何效果。
如果說,廣東某地城管對付乞丐時,用立交橋下鋪上鐵釘的絕招,是想讓乞者睡無立錐之地,那么,上海軌交警花們則是用排行榜的方式,試圖利用社會的群體目光將他們盯跑。前者是滾釘法強硬逼驅,后者是眼盯法軟羞辱趕。后者殺傷力,可能比前者來得強。
上海當地媒體也對警方的羞辱大法表現得十分配合,報道中最有激發“群情激憤”效果的一句話是:一位軌交民警曾在微博上感慨:“在整治車站乞討的過程中,一名乞討人員對我說:你一天累死累活賺那么點,還來管我,你知道我今天討了多少?670元!你連我都不如,管我干嘛?”
我不確定上海城里是否真有“我爸是李剛”式的乞者,也不確定這軌交民警的微博感慨是否屬實。但用這種哪怕真有、也屬極端的個例作為報道的依據,作為驗證軌交派出所加大治理乞丐力度的理由,無異是將派出所治安業余范圍內的工作,擴大到全社會對于乞者的嫉恨心理煽動上了。在這樣集體嫉恨的心態下,他們推出微信舉報地鐵行乞試點,并承諾收到微信后5分鐘內民警即可到達相應車廂,顯然是想開展一場全民伐乞的群眾運動,他們將乞者置于自己對立面的同時,也想將社會的民眾,拉向自己的一方。理由是,他們一個個過得比你好著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