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網絡文明助推真善美,就是要建立健康向上的網絡道德意識。網絡的影響力不可低估,它能使人們耳目一新,足不出戶便能了解天下大事,但是在這個大千世界里,一些網站放縱了自身的責任,丑美不分,善惡不辨,宣揚血腥暴力,發(fā)布淫穢色情信息,散布低俗丑惡內容,把低俗當時尚,把丑陋當娛樂,這樣造成的負面效應不可低估,每天打開網頁,如果躍入眼簾的都是些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三俗”圖片、文字,這不僅污染了網絡環(huán)境,而且侵蝕了人們的思想,尤其是一些青少年,他們思想單純,對世界充滿好奇,這些低俗淫穢的信息便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業(yè)和健康成長。對于網絡媒體來講,堅持高品位應是始終恪守的準則。如果一個網絡媒體降低格調,不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只是依靠低俗信息來吸引眼球,就是自取滅亡。網絡媒體務必要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要在網上努力傳播先進文化、倡導科學文明、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意識,以高尚的媒體操守贏得公眾信任。
用網絡文明助推真善美,就是要通過網絡大力弘揚美好的道德風尚。近年來,由網民爆料的平民英雄、道德模范不斷增多,最近一個時期,在網絡上涌現了張麗莉、吳斌、高鐵成等一個又一個平民英雄,他們的事跡在中華大地廣為傳頌,被譽為“最美的中國人”,他們的感人事跡和高尚情操,是社會道德主流的真實寫照,是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詮釋。舍己救學生的女教師張麗莉引發(fā)千百萬網民對她微博的關注,無數人在網上瀏覽“最美司機”吳斌用生命守護乘客安全的驚魂動魄76秒視頻…… 相對于其他傳播方式,網絡媒體更能做到即時發(fā)布,網絡新聞媒體不受版面和時段限制,內容可以極大豐富,通過網絡媒體弘揚社會正氣,打造網上思想道德建設,可以取得更加積極的傳播效果;在網絡上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廣泛宣傳各類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可以更加積極地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好人,爭做好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