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一】
1943年,18歲的鄭宜棟每天起早貪黑挑著重擔,翻山越嶺往返于福建與上饒,肩膀磨破了,流了血結(jié)了疤,還得挑著擔子往前走?!?/p>
今年87歲的鄭宜棟老人出生在江西省上饒縣黃沙嶺鄉(xiāng)麻墩村。13歲的時候父親鄭美熙在家里開了間榨油坊,附近鄉(xiāng)鄰200多戶人家都喜歡把茶油籽、油菜籽、桐油籽等送到他家油坊,榨成油后來取時再結(jié)賬。父親將每一筆賬目都認真記錄在案,誠信經(jīng)營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信任。
1942年農(nóng)歷八月二十七,鄭宜棟一生中刻骨銘心的日子。當天,17歲的鄭宜棟和父親、哥哥一起在家里堆稻草,當時的保長、甲長和幾個鄉(xiāng)丁沖到他家里強行“派夫”,將鄭宜棟捆綁起來準備拉走,父親和哥哥沖過去救人,竟然被鄉(xiāng)丁用槍直接打死了?!澳菐滋靵y糟糟的,家里沒有人,鄉(xiāng)親們存放的油料被小偷偷光了,現(xiàn)金和其他能拿走的東西都被偷完了?!编嵰藯澙先送纯嗟卣f。
后來在家里收拾東西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父親的賬目,便妥善保管起來?!案赣H去世了,但我還活著,不管什么情況一定要想辦法還債。當時我還不了,要保護好賬本,怕以后還債沒有了憑證?!?/p>
父親和哥哥去世后,鄭宜棟毅然擔起了養(yǎng)家的重擔?!?943年到1949年,我靠做挑夫掙錢養(yǎng)家。雖然沒有一戶債主來我家討債,我還是還了10戶人家的債,總共還了3000多塊紙幣和1240多塊銀元?!编嵰藯澴院赖卣f,“人窮志不窮,做挑夫很苦很累,但還了債心里就很痛快?!?/p>
但是,1975年,家里的土坯房子被暴風雨壓倒了,鄭宜棟咬牙借了4900元建房。“老賬還沒有還清,又欠下了新賬”,這讓鄭宜棟的替父還債計劃擱淺了10多年。全家省吃儉用,直到1989年才還清建房的債務(wù),“我一條內(nèi)褲穿了20年,一件毛衣穿了25年,我是這么一路苦過來的,就是沒辦法替父親還債。”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