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父親是不是一個工作狂?我說其實不是,父親那不是狂,是一種愛,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在日前召開的道德講堂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上,海滄城管干部楊良的女兒楊慧敏的演講贏得了現場最熱烈的掌聲。會后,很多人表示,這樣的道德講堂令他們深受啟發。
一首歌、一個短片、一段經典、一個故事、一番評議、一份吉祥,固定的道德講堂場所、經常化的活動、規范性的流程、濃厚的道德氛圍,我市道德講堂建設正按照“六個一”、“四個有”的規范在全市城鄉基層廣泛推進,通過活動挖掘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等典型,在全市形成“崇德尚善”的好風氣。
據統計,目前全市已有177個全國級、省級文明單位,900多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和眾多社區建立了7類道德講堂,為倡導基本的道德規范,營造“講道德,做好人,樹新風”的濃厚氛圍,鞏固提升文明單位建設成效,創建了新載體。
先進道德理念入腦入心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是金山社區開展的以“孝道”為主題的道德講堂,居民不僅高唱勵志歌,而且誦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中華傳統經典名著,還有社區自己創作的公民道德“三字經”。
金山社區在學習借鑒其他城市“道德講堂”的建設模式上,結合本社區長期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經驗,開始籌建金山社區道德講堂。建設之初,道德講堂不足40平方米,但每次授課,居民都把講堂擠得滿滿實實。為了更好地開展道德講堂工作,滿足廣大居民需求,社區將12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室改造成古色古香的道德講堂,增添了桌、椅、音響、幻燈等硬件設施,印制了宣傳折頁、光盤、道德叢書等學習資料,為道德講堂的開辦提供了軟硬平臺。截至目前,道德講堂已舉行17場,參加人數突破600人次。
道德講堂聘請了全國道德模范“最美洗腳妹”劉麗、“中國好人”游文晃、廈門十佳道德標兵高金聰等人為講師,按照“每周一講”,為大家現身說法。根據不同主題組織活動參與對象,確保每次講堂都做到有組織、有記錄、有小結、有圖片,現已開展了“孝道”、“友愛”、“助人”等不同主題的課程,深得廣大居民歡迎。
如今,道德講堂已走進我市各大社區。此外,我市還針對不同類型的單位,開展了機關道德講堂、企業道德講堂、行業道德講堂、學校道德講堂等7種類型的道德講堂。道德講堂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四德”建設為主線,大力倡導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五種行為,深入普及“自強、厚德、崇儉、尚義、守信、明禮、報國、盡孝”等基本道德規范。道德講堂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志愿者行列,如社區組織的“道德講堂在行動”,看望社區孤寡老人,為老人推拿、量血壓,關愛殘疾人,為居民義務理發、開展義診和法律咨詢活動,開展潔凈家園等活動,使先進的道德理念能夠入腦入心,更能外化于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