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蔡子進:讓感恩的種子發芽壯大
笑容樸實,這是記者見到蔡子進的第一印象。他說,大四時他列出了自己想做的十件事,其中就包括組建公益支教團隊。這在別人看來是件付出大于回報的事,而在他看來,這是件關于愛和教育的事。支撐他完成這件事的是感恩之心。
小時候,子進的語文老師經常夸獎他很懂事。這讓子進的母親很自豪,并以此教導他要更加努力:“別人夸你都是疼你、愛你,你要努力回報他們。”準備大學畢業論文時,子進的導師引導他們把致謝辭寫長,盡量把該感謝的人都寫上去。從小到大的這些經歷,把感恩的種子放在子進心里,如今,種子已萌芽,組建公益支教團隊就是最好的體現。
在公益培訓的閉幕式上,“謝謝你們讓我懂得如何更踏實地去求學!”十多名學員自發走上講臺致謝。學員們真誠的流露讓子進更加下定決心,要讓感恩的芽不斷壯大,“我們團隊已經在討論下期公益培訓的事了。”
陳燕婷:幫助別人也提升自己
在培訓現場,講師陳燕婷用幻燈片向準大學生們展示了她在臺灣某大學的交流之旅:可以24小時讀書的“24k教室”、有趣的烘焙課和飲料課……她告訴準大學生們,進入大學后應盡力爭取到外交流的機會,“外面的世界比你想像的大,拓展視野很重要。”
陳燕婷是晉江羅山人,也是閩江學院在讀本科生。在學校里她樂于參加各種志愿者活動,暑假也沒閑著,跑到晉江圖書館當義工。
如此熱衷公益和她在臺灣某大學交流一年的經歷密不可分。“公益廣告”這門課讓她感受到臺灣廣告人對公益投入的心思和創意,臺灣老師也布置一些協助義工工作的實踐性作業,讓她對義工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當她在qq空間里看到蔡子進的宣傳策劃時,立即動心了。她第一時間報名并參加了面試,成為了支教團隊的一名講師。
支教團隊進行講師內部試講時,陳燕婷聽了別人的課,從中也學到了補足自己短板的技巧。“做公益支教,不僅幫助了別人,更讓我反思和提升了自己,這才是最大的收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