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事:公益助學 網聚力量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09 15:35?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4.網絡讓公民提升公益意識
主持人:網絡“微公益”時代的到來,是不是也讓我們全體公民的公益意識得到很大的提升呢?
鄧飛:我在“微博打拐”、“免費午餐”、“大病醫保”過程中間清楚地看到社會的變化,我們注意到網友不是一個謾罵者、旁觀者,而是積極參與到里面來,參與思考、參與行動。通過我們的行動和我們自己的改變,我們在推動一個公民社會在逐漸地形成、逐漸地成長。
主持人:“微公益”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起一場公益行動,這是一個完全正面的能量,還是說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呢?
謝宏忠:我個人覺得,并不是每個網民都一定要這樣。首先是每個人的專業和能力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網民都要用這種方式;其次,我們現在的這種民間公益組織,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它服務的領域與政府應該擔起職責的領域該如何區分,是相互配合或是相互補充,還需要探索。
張春亮:民間公益要真正地良性循環,要找到公益的生態鏈。這個生態鏈包含的,首先是讓大家信任、散發出一種正能量的公益組織,然后志愿者信任這個組織,融入這個組織當中,以自己的業余時間或點滴努力來幫助它,或者來跟它一起進步,再加上政府部門的一些配合、一些合作伙伴的支持,建立一個生態鏈。我想,我們未來的走向應該是讓它們形成良性的、有體系的公益現狀。
鄧飛:網絡實際上是一個社會,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整齊劃一。作為一個公益組織來說,我們更多地希望網民具備現代公益的意識,他們能夠同情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并且愿意為這些人提供幫助,然后能夠冷靜地獨立地思考,最終能夠長期行動。這個想法和我們現實還是有一定距離,但是我們都在學習,也都在成長,我相信這種具有現代公民意識的人會越來越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