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博,能讓我們把思考變成公益行動
主持人:您是怎么從一個記者轉型為成功的公益人呢?
鄧飛:因為以前在社會上做了很多調查,大概也知道這個問題出在哪里。有了微博這個新工具以后,我們能夠把一些思考變成行動,然后變成公益活動,解決一些以前思考的但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主持人:為什么會想到做“大病醫保”這個項目呢?
鄧飛:在很多“免費午餐”的學校里面,我們發現了很多鄉村孩子因為沒有錢治病,如果得了大病只能等死或殘疾。發現這個情況以后,我們在今年7月發起了一個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的公益活動,讓孩子們都能有一份醫療保險,(最高)能得到20萬元的賠付。
主持人:目前進行得怎樣?
鄧飛:“大病醫保”于7月18日正式啟動,我們在全國召集了36位發起人,我們一共籌集了300多萬元資金。我們準備在全國的8個省建立試點。現在,我們在湖北恩施鶴峰縣開設試點。今年的計劃是籌集4000萬元的資金,可能能幫助10萬個孩子。
主持人:“大病醫保”是“免費午餐”的一個延續嗎?
鄧飛:“大病醫保”實際上是“免費午餐”的一個姐妹項目,它跟“免費午餐”是一個模式,說到底它就是一個免費的醫療保險。我們通過商業保險的方法去籌募更多的資金,幫助解決鄉村兒童的醫療資金問題,我們相信把保險做好之后,能夠解決問題,也可以影響政府。像“免費午餐”一樣在全國推廣,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
主持人:為什么會把目標投向助學這塊做公益呢?
鄧飛:我們在做鄉村調研的時候發現,那里的孩子很多都變成留守兒童,但他們能夠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求學。像現在鄉村教育的投入條件都比較差,所以我們想先從助學這塊切入,能夠保證鄉村的兒童享受到公平受教育的機會,為他們成才、向上提供一個必要的條件。
主持人:鄉村兒童教育,除了我們所認識的這些之外,還有哪些急需我們幫助和改變的呢?
鄧飛:中國鄉村兒童的問題很多,是一個殘酷的社會問題所催生的一個新問題。我們現在要著手解決的除了饑餓和醫療健康外,還有他們心理發育的很多方面的問題,因為他們被父母“遺棄”在鄉村里面,成為留守兒童。我注意到,因為上學的距離太遠,現在有些團隊正要幫他們建立宿舍,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