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迎合低俗文化才能找到市場,低俗文化只是社會主流文化下的一個病變體,更廣泛的大眾還是樂于享受健康文化帶來的身心愉悅。那些所謂的靠博取眼球,靠脫與露來迎合低俗的下三濫,根本配不上“藝人”的稱謂,充其量也只是一個舞弄騷姿的小丑。但是,這些小丑卻一再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中,甚至占據(jù)了媒體的大幅版面,這就是媒體的失職失責(zé)。正是一些缺乏社會責(zé)任感的媒體,給這些小丑提供了賣弄的舞臺,給他們博取眼球提供了宣傳平臺,助長了他們毫無底線去撕裂社會道德的氣焰,去踐踏做人節(jié)操底線,讓原本拿不上臺面的低俗文化登上了臺面,引爆了低俗文化的專場。
當我們打開搜索引擎的時候,輸入那些所謂“藝人”的名字,居然有那么多難以計數(shù)的報道與版面,這些低俗文化的附體充斥著網(wǎng)絡(luò),那些招惹眼球的低俗標題,可謂將黃色新聞的本質(zhì)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更讓人無法釋懷的是,一些媒體的記著反而主動出席這樣的低俗文化專場,拍攝露骨的照片,配上黃色新聞式的大大標題,有意無意間成為了低俗文化的宣揚者。一些媒體從業(yè)人員,一些娛記,居然表態(tài)“不會去故意宣揚,也不會去刻意貶損”,這符合我們社會主義新聞媒體人的從業(yè)道德標準么?難道不是我們親手把這些低俗文化送上版面,讓他們登上了大雅之堂么?這是媒體和媒體人的恥辱。
抵制庸俗文化,弘揚社會美德,倡導(dǎo)真善美,維護和諧美好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這是我們廣大媒體的光榮使命。我們手中握有社會賦予的報道權(quán),這就是媒體與媒體人的武器,當我們手持正義的武器,面對丑惡俗卻保持中立態(tài)度的時候,這本身就是我們的失職。抵制低俗文化,媒體不作為就是縱容,這是一種有辱職業(yè)道德的恥辱。(程奎星)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