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談創建〕
石獅市委書記 張永寧:
創文明城市? 建“質量石獅”
?
石獅市是連續三屆的省級文明城市(縣級市)。建市24年來,石獅市始終堅持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樹立城市形象、改善發展環境、順應群眾期待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來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明城市創建成為了優化城市環境、提高文化品位、增強城市凝聚力、造福人民群眾的重要抓手,通過文明城市創建有力促進了石獅產業、城市、民生質量的提升,為推進石獅四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樹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美譽度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強城市發展軟實力、培育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2012年,石獅市正式提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奮斗目標,將之作為“質量石獅、二次創業”的重要內容加以推進。我們希望,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這個載體,打造一張含金量更高的城市名片,使石獅在國內外的知名度更高、影響力更大、競爭力更強,不斷提升石獅城市文明形象,生動展示石獅人民良好文明素質,全面建設更加時尚、更加精美、更加幸福的現代化石獅。我們認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必須牢牢把握好“六個并重”。
1.與提升民生質量并重。以構建“幸福之城”指標體系為統攬,投資9.5億元建設27個民生項目,推進大型現代社區“幸福新城”建設、農村危舊房改造、石獅市醫院新院建設、大型公益性骨灰存放區建設、教育質量提升、社區公共服務質量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戶籍制度改革和產業工人本地化等工作,以實干實效之舉展示利民惠民之要。
2.與改善基礎設施并重。實施綜合交通改善3年計劃,年度投資14.1億元推進走廊構建、短接組網、改造提效、公交提升、管擴的士、停車協調、路口管理增效等“十大工程”,包括新建道路12條,打通斷頭路16條,建設公共停車場4個,新增停車位1000個,推進外聯、內聯、疏港三個層次的交通建設,撐大城市骨架;統籌規劃建設科技、文化場館以及污水處理廠、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等設施,努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3.與提升人居環境并重。實施整體景觀風貌提升3年計劃,投資8.8億元推進門戶廊道、景觀大道、公園綠地、城市中軸線、建筑風貌、水系廊道、環境設施、公共藝術等“八大工程”;實施每年種植10萬株三角梅3年計劃和水系環境綜合治理3年計劃,開展全市水系和污染源普查、塘園溪水環境改善試點等工作,大力推進宜居精品城市建設。
4.與加強城市管理并重。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提高執法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構建“大城管”,推行數字化、標準化、精細化城市管理。整合市政公用管理資源,實行建管、管養分離,對城鄉衛生管理、園林綠化養護、市區內溝河管理等工作實行市場化運作。設立城市衛生考評管理中心,加強環境衛生管理,重點加大背街小巷、城郊結合部、農貿市場、城市內河的專項治理力度,下大力氣治理城市“牛皮癬”、亂設攤、亂搭建、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頑癥。進行城市整體形象設計,開展城市主要道路景觀改造工程和重點道路、重要區域的綠化工作,營造更加精美的城市環境。
5.與優化投資環境并重。推進機關效能改革,設立“企業服務事務所”,開展投融資、招投標、規劃建設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大力推行按實計征,靠公平、靠政策、靠服務、靠感情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為廣大群眾和投資者營造一個合法高效、陽光透明的政務服務環境。
6.與提高市民素質并重。在全市深入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大力推行公民文明養成計劃,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禮儀、文明餐桌行動,加強師德、醫德、個人誠信、網絡道德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市民群眾文明素質。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黨委、政府的應有之責。市委、市政府將與廣大干部群眾一道,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抓創建,以志在必得的信心決心和勇爭一流的氣度氣魄,不斷加快“質量石獅”建設步伐,力爭早日成為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