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2012年全省公共文明指數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順利完成
?
本刊訊? 根據中央文明辦要求和省文明委年度工作部署,6月11-30日,省委文明辦牽頭組織了2012年全省公共文明指數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
測評表明,全省各地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二次全會精神,按照省委和省文明委工作部署,圍繞《福建省“十二五”期間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規劃綱要》,進一步落實測評體系要求,各項創建工作不斷改進提升,成效明顯。一是城市面貌有較大改觀。各地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文明城市創建點評、督查通報等長效機制,大力實施拆墻透綠、立面改造、內河治理、廣告整治等工程,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年、文明執法月、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等活動,有效提升了市容環境衛生、集貿市場、交通秩序、“五小”行業、建筑工地、大眾傳媒等城市管理水平。二是以文化人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各地廣泛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學雷鋒志愿服務、好人推薦評選、我們的節日、道德講堂建設等生動活潑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效地教育引導市民重德修身、遵規守約、爭當示范,增強了公民的責任意識、奉獻意識。三是為民惠民靠民的創建力度加大。各地緊緊依靠和發動群眾力量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使文明創建工作成為民生工程建設的綜合載體。各地更加注重調動全民創建的熱情,在年度測評迎檢中進一步落實了惠民政策,辦理了一大批得民心暖人心的實事好事,讓群眾真正感受到了文明創建帶來的實惠和改變。
測評也發現各地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一是機制支撐跟不上創建發展。長效機制不夠健全,落實不到位,文明創建專項督查與整改不平衡。二是管理跟不上建設。文明創建廣度深度不夠,城市新區、建筑工地周邊日常管理較為疏松,不實不細,現代設施與落后管理形成一定的反差;環境衛生、交通秩序、“五小”行業等直觀顯性問題也不同程度存在。三是隊伍建設跟不上工作需求。表現在基層文明辦普遍人手少、機構不健全,工作經費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