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冷漠澆冷了善心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03 11:27? 蘇凌?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看到這樣一條消息:西安市民魏先生見一女子包被搶,就追上去幫忙將包奪回,可女子連謝謝都沒說就離開了。目睹這一切的12歲兒子拉著爸爸的衣角說:“以后不要多管閑事了”。兒子稱,“我很敬佩老爸的行為,好心幫別人,最后人家連謝謝都沒說,太不值得冒險了。”這件事引起社會關注,也值得我們追問和思考,當道德遇冷,善心受傷,還有多少人愿意對他人伸以援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嚴重的道德問題。一些“親人”為爭利反目為仇,一些人對救助自己的人不知感恩;一些人缺乏他人意識和公德意識,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一些人社會責任感不夠到位,缺乏一個公民應有的責任擔當……
當道德互助、良知、質量信用、責任等社會道德底線頻頻失守,個體“自私自利”甚至“缺德”和“人性冷漠”現象蔓延為社會常態時,當“逐利”成了一些人社會建設和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時,這個社會一定是“病”了。客觀地說,社會失信、人性冷漠等道德問題,與市場經濟的秩序缺陷有關,與個人素質尤其是一些無良逐利者有關,同樣與一些部門的監管缺失有關。
弘揚社會正氣,打擊顯現實丑惡,根治社會道德問題,重建中國社會道德環境,需要全社會上下共同努力。要進一步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和密度,通過輿論引導宣傳道德理念,強化道德意識。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和制度建設,加強國家和社會的公共管理,杜絕監管缺位的現象。
面對種種社會道德問題,我們應該全面反思,在全方位部署社會發展思路中,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以優秀的社會主義文化搶占道德領域建設的高地嗎,才能真正避免愛心遭遇冷漠的困境,在弱者需要幫助的時候,人人都能無顧忌地伸出自己溫暖的手!(成都 蘇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