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一團火,可以溫暖許多人(時代先鋒)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02 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興隆臺區作業社區的羅天嬌就是其中之一。小天嬌是個孤兒,受周恩義囑托,社區主任和鄰家阿姨成了天嬌的媽媽。天嬌爭氣,考上了高中,周恩義以家長的身份帶孩子去學校報到,給孩子交了1200元的學費,學校校長受感動,免了孩子上學的全部費用。鄰里街坊都被周恩義的舉動感動著,他們說,“這娃命苦,遇到了周部長,才真成了‘天嬌’”。
興隆臺區有100多個社區、15個自然村,這些年,周恩義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每個社區、每個村莊的每一個角落。誰家有困難了,他總能及時知道,誰家需要幫助了,他總能及時趕到。
有人說,周恩義像一團火,溫暖了身邊的人。有人說,周恩義像一個磁場,吸引身邊人效仿他做好事。
誰說不是呢,從周恩義到朱景武夫婦,從周恩義到社區鄰里,從周恩義到中學校長……一個個無形的鏈條逐漸形成。鏈條上,愛被傳遞……
人在難題面前可以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知難而退”,不擔風險;另一種是“知難而進”,可能無功而返,也可能在付出之后收獲更大的幸福。周恩義,選擇了后者
熟悉宣傳思想工作的人知道,對于基層宣傳部門來說,非公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個“盲區”,很多企業家把精力放在抓經濟效益上,對思想政治工作不屑一顧。
周恩義硬是通過努力,不但啃下了“硬骨頭”,還做出了一道非公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好成效的“大餐”。
盤錦斯比瑞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強是當地頗有名氣的企業家。2005年,馬強的事業初見起色,周恩義聽說小伙子很積極上進,就上門了解情況。看到區委宣傳部長找上門來,馬強略有排斥,“對企業來說,本本分分,多出效益是根本,宣傳部門的領導找我做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