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午,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艘長330米、寬57米的32萬噸“中海繁華”號干散貨輪,緩緩駛入羅源灣,并安全停靠在可門作業區4號泊位。
其實,早在今年3月,“中海繁華”的姐妹船——同為32萬噸的“中海榮華”輪,就已經“造訪”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它們都是我國新建最大噸位的干散貨船。
隨著福州港各大港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近年來超大型船舶頻頻“造訪”,我市天然深水良港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縱觀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交通基礎設施無疑是重中之重,不但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先行官”,也是民生福祉提升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來,我市在港口迎來大發展的同時,鐵路、公路、航空也不甘示弱、齊頭并進,全市拉開了交通大發展的序幕。
穿山越水高速公路閉合成“環”
“現在一路走高速,不用進市區繞道馬尾,路程短了,速度快了,連開車的心情都變好了!”王師傅是一名貨運司機,常年往返于閩清與連江之間。讓老王一直贊不絕口的,就是今年3月5日建成通車的繞城高速閩侯段。
西起白龍,橫跨閩江,繞城高速公路閩侯段一路穿山越水,打開了一條福州市區連接閩侯的快速大通道。從新店出發,不到半個小時到閩侯縣城、南平往連江和寧德少走40公里……長僅12.99公里的繞城高速公路閩侯段,不僅給人們帶來方便與快捷,還使得長達100公里的福州環城高速公路在此全線閉合。至此,福州市區外圍高速公路正式閉合成“環”。
長期以來,地處山區的福州,走出去的路有些曲折。崇山峻嶺,不僅阻斷了福州與外界的聯系,也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攔路虎”。從1995年福州首條高速公路開建,榕城高速公路建設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高速公路網也實現從線到網再成環的轉變。
如今,福州高速公路建設已然進入飛速發展的時代。繼繞城高速西北段全線通車后,在建福州至永泰高速公路項目也已完成投資15.49億元,力爭全線主要工程年底基本完工;京臺建閩高速公路福州段已完成路基施工招標,施工單位已進場開展臨建工作;長平高速公路長樂古槐至松下段已完成投資人招標工作,施工單位已進場;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湄重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報相關部門審批。“打通經脈”的福州高速公路網,對接機場、港口等樞紐,連接南北兩翼港區,同時延伸內陸腹地,已基本形成“兩環八射十聯”的架構。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