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批評聲音反而會高興
從《手機》到《我叫劉躍進》都受到觀眾的喜愛,至此,劉震云也開始出席到各種影視活動中,逐漸走到了臺前。“因為在影視圈里我有一兩個好朋友,每個圈里都有特別有見識的人,不過我更多的接觸還是在書桌前?!眲⒄鹪平忉專苌儆腥酥?,時至今日,劉震云大多數時間還住在河南延津縣老家的村里。
按照劉震云自己的說法,他一直處在誤會中?!捌鋵嵚犚姴煌庖姟⑴u聲音我是很高興的。孟子曾說路子聞過則喜,我50歲過了可以做到了,于是生活突然變得愉快了?!币蝗鐒⒄鹪坡犚娪腥颂岢鰧λ奈娘L的意見,“是有些繞,我應該是中國最繞的,但是這是民族思維帶來的。要說清楚一件事,我得通過其他八件事來講明白,而每一件事里有8個道理,這樣想說清楚,就必須說清楚64個道理,我這樣一一說出來,你們就覺得繞了。我腦子慢,就是希望能通過編瞎話,而讓人們知道瞎話背后可能比真話更接近真實的東西?!?/p>
中國什么不缺就缺見識
隨著網上不斷爆出的類似“約架”等負面事件,知識分子目前甚至已經有些貶義色彩了?!爸袊R分子腦子沒問題,問題出現在了眼睛上。”對此,劉震云并沒有回避,“人類需要知識分子,就是要借用他們的眼睛。知識分子的目光應該像探照燈一樣,他照射的不會是過去也不是現在,應該是未來。中國不缺人和錢,而是缺見識。讀過書的人未必是知識分子,不識字的人如果見識特別深遠,他就是非常好的知識分子。”
為此,劉震云特意以教育為例,“中國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我們齊心協力,通過標準答案的方式把一百個孩子變成了一個孩子。但是有些民族和有些國度把一百個孩子變成了二百個孩子。這兩個民族單是在智力的較量上,在世界性的寬度和深度的較量上就確實存在一定差距。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知識分子應該有那么一點反思甚至是慚愧?!?/p>
劉震云用“編瞎話”將復雜的事情變簡單,而更呼吁知識分子的創見:“有的知識分子不是知識分子,而是知道分子,從幼兒園小班到博士生畢業,考試非常好,再把這個知道反過來,再從幼兒園小班的教育開始,沒有任何創見?!苯酉聛淼娜轿迥辏瑒⒄鹪茖⒃俅尉幊鲆徊俊跋乖挕薄峨u毛飛過30年》。(王婕妤)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