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五個載體”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
臺江區是省會城市福州市的中心城區,瀕臨閩江下游北岸,面積18平方公里,下轄10個街道、73個社區,常住人口45萬。近年來,臺江區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契機,積極打造“五個載體”,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2003年以來,連續三屆榮獲福建省文明城區稱號,并為福州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作出積極的貢獻。主要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以文明小戲為載體,結合傳統民俗節日,深入推進群眾性文化活動。為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程度,深化群眾性文化活動,臺江區深入挖掘“我們的節日”文化內涵,結合傳統民俗節慶活動,深入開展“文明小戲進社區”活動,積極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工作,豐富群眾節日生活,營造良好文化氛圍。以熱愛文藝表演的社區居民群眾為骨干,組織了20支“文明輕騎兵”,自編自導了一批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小戲”,如伬唱《大家一起共創文明城市》、閩劇《一家和順》、小品《小姑嫻》等。2011年3月29日,在陳文龍紀念館舉行了“文明小戲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此后各支文藝隊伍結合春節、元宵、拗九、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我們的節日”傳統節慶,深入各個社區開展巡演活動,在社區基層營造了看文明、講文明、傳文明的濃厚氛圍。2012年1月10日,在原有“文藝輕騎兵”基礎上成立“臺江區文化傳播志愿服務團”,兩節期間,開展了100多場民俗文藝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編排文明小戲、參演文明小戲、觀看文明小戲,群眾的文明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以道德講堂為載體,結合道德楷模宣傳,深入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今年以來,臺江區充分發揮已有的各類民俗講壇、百姓講壇、讀報會等的積極作用,根據中央文明辦,省、市文明辦的要求,在全區范圍內推進“道德講堂”建設。2012年1月10日,區里在濱江旅游休閑廣場開辦該區首個“道德講堂”,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邀請宣講人員、先進人物及基層群眾等講述感人事跡、講述身邊的道德故事,宣傳文明禮儀和道德風尚,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在先期試點的基礎上,目前全區10個街道和各級文明學校均因地制宜開辦各自的“道德講堂”,制定了年度講課計劃和實施方案,每月定期開講1-2次,結合道德楷模、“身邊好人”、“美德少年”等學習宣傳活動,突出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內容,讓百姓講、百姓聽、百姓學、百姓受用,努力做到熱在基層、熱在群眾,讓“開在家門口”的“道德講堂”成為引領廣大市民持續提升道德素養、深入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平臺。其中,濱江旅游休閑廣場道德講堂被市里授予首批市級“道德講堂”稱號;茶亭街道“南仙茶攤”、“道德講堂”吸引了中央電視臺、福州電視臺、《福州日報》、《福州晚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前來報道。
??? 三、以未成年人教育為載體,結合“小手拉大手”,深入推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廣泛組織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給他人添麻煩,做文明有禮的福州人”、經典誦讀比賽、優秀童謠征集傳唱、“童心向黨”歌詠比賽、誠信征文比賽等道德實踐活動,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結合“小手拉大手”活動,帶動全社會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建設,營造優美和諧環境。同時,加大對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和10個街道的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力度,73個社區均建立了社區“少年之家”或“四點半學校”,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豐富的實踐基地和活動空間。進一步充實了網吧監督志愿者隊伍,聘請了130多名網吧監督志愿者;加大了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和監督力度,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大力推進社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區各個社區設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詢室,聘請了一批資深心理專家組成社區未成年人心理咨詢顧問團,培訓了百名社區心理健康咨詢員持證上崗。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感知文明、實踐文明、傳遞文明,充分發揮示范、勸導作用,讓文明傳遞到全社會,真正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美化一所學校、和諧一個社區、文明一個社會”的良好效果。
??? 四、以學雷鋒活動為載體,結合省市共建活動,深入推進志愿服務工作。大力推動志愿服務機制體制建設,努力擴大志愿服務的社會參與面,拓展服務領域,把開展志愿服務作為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的重要抓手,使雷鋒精神成為文明城市創建,公民道德提升的有力推手,讓文明福州持續文明,文明臺江更加文明。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區級志愿者聯合會,每個社區依托社區物業公司,由黨支部、居委會、物業公司聯合設立志愿服務工作站,負責志愿者招募、登記、注冊,并開展經常性志愿服務活動。鳳凰社區被列入全國社區志愿服務聯系點,推出了東南眼科醫院“光明天使志愿服務隊”等“十佳品牌志愿服務隊”。在全區每個社區成立了不少于3支,每支不少于15人的公共文明志愿服務隊,文明辦統一制作了志愿者紅帽和綬帶,編印了《臺江區社區志愿者文明勸導指導手冊》,組織開展了 “創三優”和“三關愛”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我們的節日”等節慶期間,在全區廣泛開展以送溫暖、送文化、送衛生、送平安、送健康為主要內容的志愿服務活動。在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區總評中,組織萬名志愿者廣泛開展了“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關愛空巢老人”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學雷鋒活動中,臺江區充分發揮共建資源優勢,組織共建單位志愿者深入社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2012年學雷鋒活動月期間,臺江區以“弘揚雷鋒精神,開展志愿服務”為主題,深入開展了95項志愿服務活動,彰顯雷鋒精神,傳播志愿服務理念,為深入開展學雷鋒十大行動、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建設掀起活動熱潮。志愿者在奉獻自我、服務群眾、服務社會中傳承傳統美德,提升自身素質,營造良好氛圍。
五、以輿論宣傳為載體,結合創建工作,深入推進城市文明氛圍營造。利用社區宣傳欄、戶外廣告、宣傳標語、LED電子屏幕等各種有效的宣傳形式,廣泛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志愿服務、道德模范等宣傳。通過編發手機文明短信,征集精神文明建設優秀公益廣告等,營造文明城市創建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市民群眾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滿意率和支持率。2011年創建工作期間,先后印制了各類創建宣傳品5萬余件,在全區主要公共場所普遍設立了宣傳創建活動和道德建設的大型公益性廣告,組織近萬人次的志愿者進家入戶開展宣傳,增強廣大市民對文明城市創建的知曉率和認可度,引導群眾主動融入創建。在宣傳的過程中,注重創新手段,通過組織納涼晚會、文明小戲進社區、公共文明小知識有獎競答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加強與省、市新聞媒體的聯系,組織采寫創建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先進事跡以及我區在無物業小區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方面的成效,讓群眾看到文明城市建設的成果,感受到創建工作帶來的好處,從而把提升文明程度、營造良好管理氛圍作為自覺自愿的追求。辦好《臺江文明動態》刊物,2011年共出刊50期,及時在省、市、區宣傳推廣了我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典型做法和經驗,區委文明辦被評為2011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設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通過打造“五個載體”,臺江區市民文明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文明氛圍更加濃厚,家庭和睦、鄰里互助、環境優美的新風貌日益突顯,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與日俱增,為建設打造和諧宜居核心區,加快建設科學發展、文明幸福的新臺江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臺江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