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精神文明建設》第6期
沙縣高橋鎮“四化”建設農村文明社區
?
一是社區規劃人性化。考慮社區的戶型設計、優質教育、體育健身、醫療衛生、美化綠化等要求,注重突出方便群眾、生產需要。為方便農民的生產需要,住宅配套設計了面積較大的儲藏室,方便農民群眾存放農具等。二是群眾主體作用最大化。按規劃區域劃分片區管理,由片區建房戶推選出4-5名具有公德心、責任心、年富力強的民意代表成立籌建組,負責工程招標、建材采購、質量監督等工作。采取資金自管機制,專門設立片區籌建組專戶,實行一月一公開。三是政府服務全程化。鎮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程為籌建組提供支持和幫助,在合同簽訂、原材料采購、施工質量、進度控制等方面均參與服務和把關。為保證原材料供應和質量,由專人負責幫助籌建組聯系貨源、價格談判以及材料采購等,共為第一期建房戶節省了60多萬元的材料支出。四是推動機制規范化。在建設中,每個科級干部掛包一個片區,全程參與服務、指導和監督。組建了原材料采購組、技術指導組、現場施工組、協調組等職能小組。至目前,已建成新房202植,其中一期88植已建成并具備入住條件,二期114植已完成主體工程。同時完成道路硬化11650平方米,排水管道3188米;完成一期飲水、排水、電力、通訊、綠化、亮化等工程,社區服務中心預計6月份投入使用。(沙縣文明辦)
責任編輯:李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