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公關已是中國選手的必修課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30 10:33? ?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形象公關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運動員最短板的方面。長期的封閉訓練,苦行僧般的自我約束,以及準軍事化的管理,讓我們的運動員羞于面對媒體和公眾,極不擅長在社交場合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再加上上級領導對媒體的抵觸和不理解,對運動員的言行做了種種限制,讓會說的也不敢說。
該說的該做的沒有,不該說的不該做的卻屢見不鮮。久而久之,中國運動員給外界的整體形象就顯得死板和怪異,難以交流。
但在當今社會,這種對外交往的方式已經不合時宜了。公眾對運動員的要求不僅僅是金牌和運動成績,運動明星還需要有良好的品質和積極的社交態度。賽場外不經意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都可能被網絡放大擴散。如果你拒絕這種現代的交流方式,你就極易被公眾詬病,明星特質就容易打折扣。
形象公關已成為中國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必修課,但事實上,我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對于現代的體育選手,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甚至可以用“系統工程”來形容。這方面,在上賽季CBA里威風八面的馬布里可以當中國選手的“樣板”,坐地鐵,聽相聲,看國安,探病孩。一系列動作下來,“馬政委”成為了北京偶像,這其中主動的“形象工程”功不可沒。
網絡時代,選手們還要打造自己的網絡形象。在微博上播發感想,大秀奧運村設施,讓粉絲們了解到自己每天的安排。雖然有可能泄露了小秘密,但卻贏得了球迷的認可,對其社會形象的建設大有裨益。
倫敦奧運會肯定會有很多涉及到形象公關的事件,而且按照以往的經驗,這類事件發生得都非常突然。比如北京奧運會時劉翔的突然退賽,社會影響極大。當時劉翔的團隊并沒有做太多的形象公關,因此媒體的負面評價也不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