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fēng)首頁
> 思想道德頻道> 道德評論 > 正文
道德領(lǐng)域突出問題教育和治理離不開媒體的言傳身教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27 10:16? 唐云林?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據(jù)2012年7月22日《華商報》報道:西安市民魏先生見一女子包被搶,就追上去幫忙將包奪回,可女子連謝謝都沒說就離開了。目睹這一切的12歲兒子拉著爸爸的衣角說:“以后不要多管閑事了”。兒子稱,“我很敬佩老爸的行為,好心幫別人,最后人家連謝謝都沒說,太不值得冒險了。”長江網(wǎng)張遇哲2012年7月23日發(fā)表長江時評稱:見義勇為遭冷遇是最壞的“身教”,湖南婁底小伙鄧錦杰下水救人犧牲,獲救的一家三口竟稱“關(guān)我屁事”漠然離去,“溺水的道德”在社會上引發(fā)強(qiáng)烈反響。
媒體好象站在道德的至高點(diǎn)說教,其實(shí)是在用指責(zé)聲來放大不良影響。
誠然,女子獲得救助之后連“謝謝”都沒說就離開,可能對施救者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但是,難道魏先生就為了聽對方一句“謝謝”才見義勇為嗎?被救者“溺水的道德”固然需要拯救,救人者的道德之血也需要凈化,作為旁觀者的媒體,其高高在上的道德就更應(yīng)該回落到現(xiàn)實(shí)中來。
對于西安市民魏先生和被搶包女子,我只能表示遺憾。即使是見義勇為遭冷遇,也錯不在魏先生,沒有理由說其“身教”是壞的甚至是“最壞的”。女子獲得救助后連謝謝都沒說就離開,或有其它原因。12歲的少年,說小不小,說在不大。媒體是非不分,照搬“冒險”幫別人和勸爸爸別管閑事的說法,放大了不良影響,稱之為“最壞的身教”,更說不過去。冷遇見義勇為可能是最壞的“身教”,但見義勇為遭冷遇絕對不是壞的“身教”,頂多也只能算是“被最壞的身教”。
社會仍然需要魏先生的身教,即便其在媒體的言傳中是“最壞的身教”。社會需要的不是媒體高高在上的言傳,而是媒體腳踏實(shí)地的“身教”。 (唐云林)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